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固定資產產生損耗導致價值減少僅余一定殘值,其原值與殘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消耗費。對于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哪些?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指將應計提折舊總額在固定資產各使用期間進行分配時所采用的具體計算方法,其主要包括: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直線法),是固定資產折舊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用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以求得每年的折舊費用。
計算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扣額=固定資產原價×年折舊率÷12。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方法,其原理是資產價值的降低是資產使用狀況的函數。但工作量法主要適用于運輸公司和客貨汽車或其他專業車隊,即價值較高且在季節性使用或者不經常使用大型機器設備中。
計算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加速折舊法(快速折舊法、遞減折舊法),主要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計提折舊,在后期少計提折舊。使用加速折舊法主要是通過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其中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數總和法計算公式: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12
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