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產業發展在江西要形成高地,宏觀上需要整個產業鏈形成閉環。江西在光電方面有基礎,但硬件整機生產沒有突破;軟件開發人才培養有優勢,但規模型軟件企業不夠聚集。在VR行業細分領域,江西已率先在職教VR應用領域建立國家級基地,形成有效突破,后期可在全國性VR教育評測與考核平臺實現標準設立。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產學研結合
體系化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
從師資、課程體系、上崗實踐等維度聯動產、學、研三方,設置體系化專業課程,根據市場需求細化崗位,培養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配以本土人才就業以及外地引進優待政策,解決本土企業尖端人才缺乏問題。
在VR軟件開發人才培養中,以校企聯合為基礎,建設VR產品生產教學實訓基地。以VR企業標準的生產流程、保密流程及管理流程的模擬環境,對標真實開發環境和過程,雙師聯合開展實戰教學,培訓直接可為企業所用的各崗位專業人才。
培育和扶持VR領域龍頭企業
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一方面,扶持本土領先的VR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映山紅”計劃融合,實現江西VR企業上市突破;另一方面,圍繞龍頭企業,著重培育一批VR技術方面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在細分領域中,通過VR示范應用項目與江西優勢產業融合,形成優勢互補、生態共建。
政策上,重點扶持有實際科研投入的VR企業。對在江西實際投入研發的企業,給予對應獎勵。支持江西本土VR企業申報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承接國家級課題及技術攻關,申報國家級重大科技獎項等。
集中優勢
加快推動國家級平臺建設
充分利用我省VR產業趨于成熟、VR人才不斷集聚的優勢,高標準、高質量的搭建好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范實訓基地,推動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和共建共享的國家級平臺。借此,樹立職業教育若干標準并對外輸出,進一步擦亮我省VR產業名片。
長遠布局
探索數字經濟產業縱深發展
探索VR軟件生產、內容、技術的知識產權存證交易標準建設,力爭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VR數字知識產權追溯與政府公權力維權機制,為江西乃至全國VR產業發展解決核心生產要素保護及交易信任障礙等問題;建立泛數字經濟的知識產權共享及交易平臺,為數字經濟產業縱深發展長遠布局。(劉小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