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樊金龍到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專題調研,現場觀看智慧稅務大數據分析平臺演示,提出分析課題和具體需求。這是今年以來樊金龍第二次到江蘇省稅務局實地調研稅收經濟分析工作。
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以來,江蘇省稅務局在稅務總局領導下,緊扣全省經濟階段性運行特點和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大關切開展常態化分析,形成一批高質量分析成果,顯著提升了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對稅收數據、稅收分析、稅務工作的信任度、滿意度、關注度。數據顯示,僅2020年至今,江蘇省稅務局稅收分析團隊累計報送分析報告超過2000份,獲得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超過800人次,為服務地方黨政領導科學決策,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兵種集結,專業團隊搭建新舞臺
機構改革伊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稅務總局黨委在全國稅務系統設立了稅收經濟分析部門。江蘇省稅務局按照稅務總局要求,帶領全系統搭班子、蹚路子,形成稅收經濟分析協同化運作“一盤棋”。
“有效的組織才能產生最大的生產力。”江蘇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處副處長沈向民說,“江蘇稅收經濟分析由團隊而起,因團隊而興,實現了由‘完成任務’向‘自我提升’的轉變。”
2019年,江蘇省稅務局從建章立制入手,在全系統組建了橫跨稅政、征管、數據等14個部門的分析專班,并邀請省委、省政府研究室領導、參事等專家授課,組織項目化練兵,逐步探索出一條專業化、團隊化的稅收分析人才培養、鍛煉和使用路徑。
“我們團隊既是‘研究共同體’,更是‘聯動有機體’。”連云港市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科科長、江蘇稅收分析團隊成員湯四海表示,全系統的崗位能手時常在一起集體研討,聯動開展分析,這種模式帶來了思維上的碰撞,更打通了部門層級間的壁壘,把分散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共建平臺、共享信息、共同進步。
多維度解題,搶抓機遇開啟新局面
如何強化稅收經濟分析,尋求稅收與經濟互動的更多可能性?為尋求突破,江蘇稅收分析團隊不斷探索透過稅收看經濟的破題之鑰。
江蘇稅收分析團隊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優勢,立足增值稅發票數據,圍繞疫情防控、制造業轉型、政策落實、重大項目等熱點,推出一大批稅收經濟分析精品力作,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江蘇稅收分析團隊第一時間分析疫情對江蘇經濟的影響,得到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關注;5月,在企業復工達產的關鍵節點,分析團隊形成“扶持受困行業、企業發展的報告”,得到各級領導肯定批示;2020年下半年以來,分析團隊又及時把分析重點轉向關注全省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狀況,先后圍繞芯片制造、醫藥制造等重點產業開展專題分析。
今年,江蘇出現局部性疫情。江蘇稅收分析團隊迅速分析疫情對全省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省領導批示要求納入全省疫情防控總體考慮;疫情發生六周后,分析團隊又提出了助推經濟加速恢復的建議,省領導再次批示要求在制定幫扶企業恢復發展政策時重點研究。
多領域協作,融合分析彰顯新價值
機構改革三年來,江蘇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作出了成效、打造了品牌、贏得了認同。近期,在江蘇省醫藥產業鏈專題會議等重要會議召開前,省領導主動提出,請稅務部門開展相關分析,將分析結果作為會議決策的重要參考。
從聽匯報到提需求,從紙上看到督促辦,江蘇省稅務局的稅收經濟分析工作得到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逐漸形成“抓經濟運行先看稅務數據、看發展態勢先看稅收分析、做決策時參考稅務建言”的普遍共識。
江蘇省稅務局主動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精誠協作,開展聯合分析。從2020年開始,該局不斷推進“問需黨委政府科學謀劃分析選題”活動,與地方黨委政府研究室和相關經濟管理部門定期開展交流。
“稅務部門的數據具有實時性、客觀性,對全省經濟運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江蘇省發改委綜合處處長王國亮表示,省發改委已經與江蘇省稅務局建立了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為省委、省政府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江蘇省稅務局稅收分析團隊積極尋求跨省聯動,服務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目前,滬粵浙魯皖蘇共同建立了六省市稅收經濟分析合作機制,把跨區域聯合分析不斷推向深入。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繼續發揮稅收經濟分析優勢,加大跨部門、跨區域戰略分析合作力度,深入挖掘稅收數據價值,及時反映經濟運行狀況和稅收政策效應,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貢獻更大力量。”江蘇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程明紅表示。
(記者 趙小行 通訊員 郭瑤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