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金山區以產業升級推動金山整體轉型,逐步形成了以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智能裝備為主的四大產業集群。面向“十四五”,金山區將圍繞“南北轉型”的戰略要求和“兩區一堡”戰略定位,重點發展四大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立足這一實際,金山區聚焦四大產業集群和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以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帶動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探索符合金山實際的產業集群黨建新實踐。
牽手·應運而生
2018年開始,在金山區產業轉型不斷加快,新材料、智能裝備、生命健康、信息技術四大產業集聚度持續提升的背景下,面對加強產業集群企業溝通協作的實際需求,金山區按照產業類型相同或產業鏈相通的標準,在產業集群層面設立一級黨組織實現集群發展在黨建引領下的“再組織化”,實現同類及上下游企業黨建工作由“單個組建”轉變為“產業聯建”,“自主活動”轉變為“行業互動”,“個體提升”轉變為“整體跨越”。目前,在有條件的街鎮(工業區)圍繞四大產業集群已建立了7家產業集群黨委及4家旅居(農業鏈)產業集群黨建聯盟,形成“7+4”產業集群黨建的基本框架,覆蓋216家非公企業或合作社,推動企業“牽手”“抱團”發展。
聯手·融合發展
金山區積極將產業集群黨建與已有成熟黨建格局相融合,為集群黨建造勢、賦能。一方面,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金山區產業集群黨建工作立足更廣區域,加強與毗鄰地區的聯動,不斷做實金山作為上海西南門戶的節點功能。以“田園五鎮”(上海:呂巷、張堰、廊下,浙江:新倉、廣陳)為平臺,融入毗鄰黨建格局,在呂巷鎮試點“紅領合作社”黨建項目,為集群“造勢”。以“黨建+生產”模式,孵化培育了“呂巷·新倉葡萄產業黨建聯盟”“新倉·呂巷蘆筍產業黨建聯盟”“呂巷·新倉綠化花卉產業黨建聯盟”,形成“1+1=N”的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戰略,有效擴大了黨建聯盟覆蓋面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依托金山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平臺,建立聯席會議“暖‘新’平臺”,每年度征求全區產業集群黨委的需求及建議,梳理匯總給相關聯席會議成員,在此基礎上各聯席會議成員形成年度實事項目,充分整合資源為產業集群辦實事、解難題。
推手·共贏共進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產業集群黨建已成為黨建工作與“兩新”組織發展“共振區”“融合點”,集群發展、企業發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的有力“推手”。聯建實現黨建共強,如亭林鎮高端智能裝備產業集群黨委中,華維公司作為行業龍頭,通過黨建聯建幫助多家未建立支部的企業共同開展黨建活動,并幫助為將來成立獨立支部做好相關基礎工作。聯動實現業務共進,如漢瑞普澤公司和本優公司領域相近、優勢互補,通過集群黨委搭建的產業協作平臺,發展成為業務伙伴,共同研發整合雙方優勢技術資源的新產品,建立了共同開發技術和市場的長期合作關系。聯合實現行業共贏,如長城公司、中變公司兩家是同行,在相關產業集群黨委協調下,同行業公司改變了互相挖人的做法,創造性地達成人力資源合作協議,既保持了企業職工隊伍基本穩定,又能夠有效應對階段性大訂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