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俄新社網站2月2日刊登題為《打擊伊朗,意在俄羅斯》的文章,作者是彼得·阿科波夫。文章摘編如下:
雖然從未有人宣稱對伊朗軍工廠近期遭襲擊事件負責,但毫無疑問,美國和以色列是幕后黑手。襲擊本身可能是從伊拉克境內非巴格達控制的庫爾德地區發動的,以色列和美國情報部門在當地勢力強大。
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和恐怖襲擊(乃至破壞該國穩定的種種嘗試)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但這并沒有妨礙伊朗加強其在該地區的地位——看看本世紀初和現在的中東就足以明白這一點。
而且這種情況不僅限于中東地區:我們開始在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之后,伊朗和俄羅斯加速靠攏,從而再次證明伊朗是一個只按照自身利益行事、完全獨立自主的大國。因此,將伊朗遭襲與烏克蘭戰事聯系起來毫不奇怪。比如基輔當局的代表就發表了類似“我們曾發出過警告”的評論。而作此聯想的不僅僅是基輔當局。在伊朗的設施遭到襲擊后,美國人和以色列人對俄伊軍事合作表示了擔憂。
比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俄羅斯和伊朗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令美國和以色列擔憂,莫斯科和德黑蘭正在相互提供先進的軍事裝備,因此必須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