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全球經濟活動正在泄勁。在所有國際組織的預測中,不確定性是重復次數最多的一個詞。它在歐盟委員會的預測中出現了5次,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中出現了30次,在經合組織(OECD)的預測中出現了多達96次。經歷疫情后的經濟反彈后,預測指出,經濟會再次降溫。OECD的最新預測表明,2023年全球將增長2.2%,低于今年的3.1%。經濟放緩在美國和歐洲尤為明顯,預計二者將僅增長0.5%。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25日發表文章分析說,這次,危機由多種現象促成。有些是可見的,有些是潛在的;有些正在消退,有些則在增強。而危險之處在于,這些現象仍將彼此相互關聯。
1.通貨膨脹 這是國際機構認定的頭號勁敵。IMF研究部世界經濟主管丹尼爾·利說:“當務之急仍然是抗擊通貨膨脹。如果不恢復價格穩定,我們將無法維持經濟增長。”美國(7.7%)和歐洲(10%)的物價漲幅盡管在11月有所緩和,但仍然維持在高位。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萊恩本周表示,通脹即將“達峰”,但也警告說,2023年和2024年的物價將繼續高企。市場預計通脹將有所緩和,央行將放緩加息步伐,但這可能釋放出對經濟的另一大威脅:經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