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臺灣《經濟日報》12月23日發表社論稱,2023年臺灣經濟將面臨困難重重。
社論稱,2022年是多事的一年,先是全球疫情持續燃燒,2月底爆發俄烏沖突,然后全球性通脹接踵而來;最后,為了抑制通脹,美國等許多國家紛紛調高利率,導致全球景氣走向蕭條。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的牽連。年初,臺統計主管機構預估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以達到4.2%,但是受到國際景氣下滑影響,加上疫情全面暴發,民眾消費萎縮,臺“央行”最新估計經濟增長率為2.91%,已無法保3;同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則達到2.93%,這是臺灣近十年來的新高。
社論稱,如果再細看CPI里的幾個項目,包括外食費指數增長率達到6%,民眾每月都會購買的商品平均漲幅超過5%,民眾對于通脹的感覺應該遠遠超過3%的水平。所以,今年《聯合報》選出來的代表字是“漲”,充分顯示民眾對于今年通貨膨脹的擔憂。今年很快就要封關了,明年臺灣的經濟景氣會如何應該是大家所關心的重要議題。
在國際經濟方面,雖然近日美國通脹略呈下降趨勢,但是仍然維持在7.1%的高位,因此明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可能還會維持高利率水平,也就是說,美國明年的消費、投資和房地產應該都不會很樂觀。許多國際機構都預估美國明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維持在1%,甚至是負增長。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情況與美國很相似,甚至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