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網訊 (記者 常峰)記者從陜西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截至6月14日晚,陜西省已搶收小麥1213.63萬畝,搶播糧食851.33萬畝,搶收搶播進度均已超八成,機械化收獲播種接近尾聲。“三夏”期間共投入各類農機具近120萬臺,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2.8萬臺。今年“三夏”,陜西省部分小麥遭遇嚴重“爛場雨”,對搶收搶種工作帶來嚴峻考驗,各級農機部門多措并舉、上下齊心,開足馬力、搶晴戰雨,“四強化四保障”堅決打贏搶收搶種大會戰。
一是強化農機調度,保障“三夏”生產需求。省農業農村廳建立農機調度指揮系統,廳主要領導掛帥,靠前指揮搶收搶種。西安、寶雞、咸陽、渭南農業農村部門科學研判小麥成熟順序,掛圖作戰、統一指揮,引導機手就近作業,減少機具“多跑路、瞎跑路、空跑路”,鄠邑、藍田、潼關、秦都、眉縣等縣區相繼出臺政策,“一對一、點對點”聯系對接,有序引導跨區作業機械返鄉或來陜。農機調度高效有序,滿足了“三夏”機收需要。
二是強化農機服務,保障機收順利高效。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在高速路口、主干道沿途等處設立跨區作業接待服務站168個,落實農機保供加油站419座,開通“三夏”農機熱線電話59部,為作業機手提供作業供需對接、農機通行、優先優惠加油等保障服務,幫助解決困難問題,打通堵點卡點。寶雞、渭南等市公布應急保障和應急服務隊伍聯系方式,為應急搶收作業提供機具維修、送水送飯等服務,保障機收高效進行。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出臺政策,保障各類烘干設備正常運行,發揮全部烘干能力,全力開展烘干作業。省財政緊急安排應急服務補助資金5610萬元,對開展應急作業的小麥聯合收割機、播種機、烘干服務主體等進行補助,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三是強化技術指導,保障夏糧收獲到手。省農業農村廳成立8個廳級領導帶隊包抓指導組,4個技術包抓組分赴夏糧生產市縣,指導各地依據天氣情況適時開展小麥搶收、夏玉米搶種工作,每晚召開全省搶收搶種技術包抓視頻調度會,調度研判各市收種進度、受災情況、機具投入情況,安排部署次日重點工作。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的理念,省農機化中心、省農機鑒定推廣總站印發《陜西省應對持續陰雨天氣小麥機收減損作業技術指導意見》和《陜西省谷物烘干機械用機指引手冊》,有效提升小麥機收作業質量,科學指導烘干設備使用,全力減少收獲損失。
四是強化安全意識,保障夏收安全生產。印發《關于做好“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三夏”農機化工作,專門就農機安全生產作了要求,強調要加強監督檢查,保障安全生產;針對今年“三夏”前期持續陰雨天氣,收獲期疊加,農機作業量激增的特殊現狀,印發安全提示通知,深入排查應急搶收中的風險隱患,加強濕地搶收作業安全指導,防止夜間作業安全事故;及時發布《2023年“三夏”“雙搶”農業生產農機檢修技術指引》,對常用農機具檢修及安全操作提示進行宣傳普及,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小麥機收機播作業高效、安全進行。
初審:李松 責任編輯:張嘉真 審核:歐陽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