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正值周末,在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鋰業”,002460 ;01772)位于江西新余的總部,機器的轟鳴聲從廠房穿過初夏的重重綠蔭傳來。
在這里,鹽湖鹵水經過凈化除雜、HF沉鋰等工序制成電池級氟化鋰。這是六氟磷酸鋰電解液的一種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鋰電解液灌注到鋰離子電池的電芯內部,幫助鋰離子在電池正負極兩端傳導。而正是這些鋰電池,將為全世界各地未來新上路的電動汽車提供清潔的能量。
在5月13日、14日的2023中國(新余)鋰電新能源材料科技大會期間,成長于江西工業重鎮新余、A股市值千億的鋰礦龍頭贛鋒鋰業公司方面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回答了“鋰價波動”、“電池產能過?!?、“海外鋰資源投資風險”、“國內鋰資源開發”、“固態電池商業化前景”等備受市場關注的問題。
【資料圖】
在贛鋒鋰業看來,全球能源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為鋰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優質產品的產能永遠不足,企業最該做的是提升技術能力,優化產品參數;公司通過選擇全球多元化鋰資源布局來規避風險,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為當地創造更多利益,追求多方共贏。
今年,贛鋒鋰業將在江西、北京等地新建研究中心,其中,更高效的鹽湖提鋰方案也是核心議題之一。公司堅信,在市場的推動下,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行業能更早迎來固態電池商業化的一天。
乘新能源東風,千億鋰王平地起
1997年,畢業于江西宜春師專化學系、已擁有高級工程師職稱的李良彬辭去在國有企業江西鋰廠科研所的工作,成立新余市贛鋒金屬鋰廠。2000年,李良彬在新余河下鎮創立了贛鋒鋰業。
2003年,贛鋒鋰業建成金屬鋰生產基地。2009年,公司建成國內首條從鹵水直接提取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為中國鋰行業首家上市公司。2013年,萬噸鋰鹽加工廠建成。2014年,公司電池級氫氧化鋰投產,同年投資設立贛鋒鋰電,進軍行業下游。2015年,贛鋒鋰業投資澳洲RIM公司,獲得Mt Marion鋰輝石項目權益。2016年,贛鋒鋰業成立固態電池研發中心。2018年,贛鋒鋰業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鋰行業第一家“A+H”同步上市公司。
截至2023年5月15日,贛鋒鋰業的A股股價為70.2元/股,市值為1340億元人民幣。
20年的時間里,贛鋒鋰業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鎮辦小作坊,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金屬鋰供應商;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鋰化合物供應商;全球唯一擁有鹵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客戶涵蓋特斯拉、寶馬、大眾、LG新能源等國際知名企業。
目前,贛鋒鋰業擁有包括氫氧化鋰、碳酸鋰、氯化鋰、氟化鋰等五大類逾 40 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是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公司的業務已經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制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形成了獨特的鋰生態產業概貌。
不僅如此,贛鋒鋰業還掌握了遍布全球的包括鋰輝石(非洲Goulamina、澳洲Mt Marion、Pilbara等)、鹽湖(阿根廷PPG、Cauchari-Olaroz、Mariana、國內青海一里坪鹽湖等)、鋰云母(江西松樹崗鉭鈮礦等)及黏土(墨西哥Sonora)等多類鋰資源,采選項目同步推進,鋰資源保供底氣十足。
數據來源:贛鋒鋰業2022年年報
在技術支撐上,贛鋒鋰業掌握著鋰產品深加工核心技術。例如,在國際首創低溫真空蒸餾提純技術;攻克了金屬鋰質軟難以自動剪切問題,實現自動剪切金屬鋰粒子、鋰片;國內率先實現產業化植被厚度小于0.02MM的超薄鋰帶;擁有獨特的多陽極金屬鋰電睫技術;擁有獨特的鋰離子氯丁烷滴加合成丁基鋰技術。
2022年,贛鋒鋰業實現營收418.23億元,同比增長274.68%;實現歸母凈利潤205.04億元,同比增長292.16%。鋰系列產品、鋰電池系列產品分別實現營收345.8億元、64.78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82.68%、15.49%,公司研發投入達到了14.23億元,同比增長316.17%。公司已在國內形成了約合12萬噸LCE的鋰鹽產品生產能力,實現超6GWh動力/儲能出貨量。
今年以來,贛鋒鋰業持續著產能尤其是電池產能的穩步擴張。就在5月13日,贛鋒鋰業公告宣布子公司贛鋒鋰電與襄陽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投資25億元人民幣,一期建設年產5GWh新能源鋰電池電芯+Pack封裝生產基地,預計2023 年12月底投產。
贛鋒鋰業在江西小城新余平地而起,是借助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之勢。在5月13日2023中國(新余)鋰電新能源材料科技大會上,董事長李良彬在《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布局》的報告中介紹,從2015年至2022年,以贛鋒化合物作為原材料的電動車行駛里程超過了880億公里,幫助減少碳排放2200萬噸。
在發展的新階段,贛鋒鋰業開始逐步實現生產中的綠色智能制造、智能高效管控,還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了鋰礦開采、項目建設、運營中?!霸诎⒏⒌腗ariana鹽湖項目,贛鋒在項目周邊建設了120MW的光伏發電站,已實現項目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每年可以減少15.7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李良彬說。
Mariana 是一個位于阿根廷薩而塔省的鋰鉀鹽湖,鋰資源總量為約合 812 萬噸 LCE。報告期內,Mariana 鋰鹽湖項目鹽田建設施工已正式啟動,并完成關鍵設備的采購訂貨工作。
李良彬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以鹽湖提鋰技術為例,公司目前已經儲備了最先進的直接法鹽湖提鋰技術,并有望在2—3年內應用,這種方法相對于傳統的晾曬法,耗水量能夠大為減少,更加環保的同時效益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2023中國(新余)鋰電新能源材料科技大會中,福布斯中國頒布了“2023福布斯中國鋰電產業鏈創新獎”。十家獲評企業中,贛鋒鋰業是上游鋰礦、碳酸鹽企業中唯一入選的企業。
去年,董事長李良彬發表了《致贛鋒的下一個十年》公開信。在信中李良彬說,過去的成長歷程中,贛鋒有兩個大的發展階段,一是圍繞產品,二是圍繞資源。在下一個十年,贛鋒的發展主題是“技術贛鋒”。
“技術永無止境,一個小數點的提升,都能為整個行業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崩盍急蛘f,“贛鋒要去拼技術,打造贛鋒護城河;拼速度,不斷加快項目建設;拼市場,讓更多前沿技術成為產品,進入下游供應鏈?!?/p>
優質產能永不足,持續提升技術實力
問:總結碳酸鋰價格今年以來價格劇烈波動,贛鋒鋰業成功穿越了上一輪碳酸鋰價格周期并成長為行業龍頭。在當前的碳酸鋰價格情況下,贛鋒對行業有何經驗建議?自身又將采取哪些應對策略?
答:我們堅信全球能源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個過程中,鋰、鋰電、新能源汽車產業,都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
問:公司從中游鋰化合物及金屬鋰制造起步,成功擴大到產業價值鏈的上下游,已經形成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梢钥吹剑衲暌詠碲M鋒在鋰電池產能的擴張勢頭不減。但業內普遍認為,目前國內電池產能已經出現了相對過剩的狀況,公司是如何根據市場需求規劃自身擴產的節奏?
答:談到的產能過剩,更多是基于目前電池企業產能規劃總量。但實際上這個數據是紙面上的,所有企業的產能都是靈活調節的;同時,我們相信優質產品的產能永遠都是不足的,市場自身具備調節能力,企業最該做的是提升技術能力,優化產品參數。所以相比于產能過剩,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保障相應的鋰產品供應,因為資源開發的時間周期要遠遠長于下游鋰電工廠,這也是之前供給緊張的核心原因,我們應該盡可能規避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在產能規劃上,我們公司內部有設有獨立的市場分析部門,來針對供需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根據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市場占比預期等方向,來制定長期的產能策略,并同步展開對上游資源的投資、開發,以及中游生產項目的建設。
問:在鋰資源保供方面,今年以來,南美的智利、阿根廷等國紛紛收緊了鋰礦開采政策,加大了國有化的步伐。贛鋒在以上兩個國家均擁有鋰資源項目,而阿根廷鹽湖項目進展已經晚于預期,企業海外投資建設如何規避風險并提高效率?
答:資源類項目其實有著相當高的復雜性,不僅僅是單純的建設。一般來講,一個成熟的鋰礦項目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建設投產;不成熟的,時間更是會延長到4至5年,如果從勘探開始,那時間更會被無限拉長。期間除了常規的項目建設,可能還要重新建設基礎設施,比如發電站、運輸路線等等,因為上游資源點都在相對欠發達的地區,地區政策、文化、工業基礎等天差地別;同時,項目還會面臨很多的審批流程,比如環評、聽證會等等。
澳洲Mount Marion 鋰輝石精礦目前為澳大利亞在產規模最大的鋰輝石項目之一,為贛鋒鋰業目前鋰原材料的重要來源。該項目鋰輝石精礦產能正由原 45-48 萬噸/年擴建為 90 萬噸/年,
阿根廷Cauchari-Olaroz鹽湖項目的鋰資源總量為約合 2,458 萬噸 LC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鹽湖提鋰項目之一,產能預計年內釋放。
以贛鋒為例,我們會選擇通過多元化布局來規避風險,所以我們在北美、南美、非洲、澳洲等區域均有項目布局,且資源類型涵蓋鋰輝石、鋰鹽湖、鋰黏土;同時,我們會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并且于當地定期舉行信息交流會議,并邀請當地政府、機構、社區和公共部門代表出席,務求知會全部利益相關方;盡可能招聘、使用本土職工,并推出一系列對當地社區的扶持舉措,包括但不限于成立基金會、完善基建等等,為當地創造更多利益,追求多方共贏。
問:如何加快國內資源優質鋰礦項目的勘探、開發?國內鹽湖資源被認為是未來幾年極富潛力的優質資源,贛鋒目前在鹽湖提鋰前沿技術上有哪些儲備?直接法、吸附法等分別是怎樣的進展和布局情況?
答:相比于海外項目,國內資源項目的開發周期往往更短,這主要是源于國內的產業基礎以及基建設施更為成熟。目前,國內的鹽湖開發技術可以說是全球領先,我們能夠從稟賦較差的資源中進行提鋰。鹽湖提鋰比鋰輝石提鋰有著更強的地域差異,每個項目的濃度、雜質含量都會有所影響,所以一直有著一鹽湖一方案的說法。贛鋒在鹽湖上的技術布局相對完善,我們既有阿根廷鹽湖的曬鹵法,也有青海的吸附方案。今年,我們在江西、北京等地新建研究中心,其中,更高效的鹽湖提鋰方案也是核心議題之一。
問:贛鋒多年以前就在半固態電池上做了潛心布局,如何看待未來電池路線的發展趨勢?是否看好全固態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商業化應用前景?
答:能量密度與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兩個參數,而固態電池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優勢,所以固態電池會是未來電池路線的主要方向。目前,贛鋒的鋰金屬負極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可達到400Wh/Kg,通過針刺等嚴苛安全測試。我們正在重慶建設20GWh的全國最大的固態電池基地,并且多家車企達成合作,在多款車型上實現裝車運營。
目前,贛鋒固態鋰離子電池已經相對成熟,我們在幾年前就開始了半固態電池性能的測試,半固態電池中的材料生產相對有一些難度,但不算大,比如我們在半固態電池中也采用了固體電解質膜。像我們一些其它固態材料產品,比如說用于電解質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粉體,離子電導率指標也都已達到行業一流水平,且均實現量產,所以在生產及原料上已具備商業化的基礎。
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是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除了整個行業都缺乏一次甚至數次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在全固態電池的材料路線、生產工藝選擇上,也面臨著一些不確定性。不過也有可以期待的點,近年固態電池領域愈發火熱,在市場的推動下,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我們能更早迎來固態電池商業化的一天。此刻看來,就車用動力電池而言,固態鋰離子電池是綜合性能最適合的產品,相對全固態在成本、倍率、車況下循環壽命方面具備優勢,不是一個簡單的過渡態,而是長時間內都會有市場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