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入開展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違法行為,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江西省市場監管系統對食品飲料、文體用品、運動服裝、鞋帽等重點領域,特別是酒類、紀念品、玩具等重點商品類別進行專項檢查820余次,深入各類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綜合交易市場、體育用品商店和體育運動場所等進行專項檢查4800余家次,監測網絡交易和電商平臺(網站)260余家,檢查互聯網廣告、戶外橫幅、戶外LED顯示屏和海報等160余條,開展咨詢及宣傳320余場。
據悉,自2021年11月底起,江西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就通過批發市場、商超LED顯示屏、懸掛橫幅海報、發放宣傳單、微信公眾號等宣傳方式,大力宣傳和普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知識,提升廣大群眾對冬奧會圖案、會徽、吉祥物等奧林匹克標志的認識,引導全社會自覺樹立保護奧林匹克知識產權意識。安福縣市場監管局還結合春節檢查,開展“北京冬奧宣傳春意濃,知識產權保護在行動”,大力宣傳《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和北京2022冬奧會奧林匹克吉祥物標志,加強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及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用權行為。
同時,江西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還在各自轄區全面排查,加強監管。贛州市市場監管局針對案件多發和舉報投訴較多的商品交易市場,組織開展集中整治,加大對食品飲料、文體用品、運動服裝、鞋帽、酒類、紀念品、玩具等重點商品的檢查;加強對工業園區、電商產業園區等聚集地的風險排查,從源頭加強未經許可擅自印制冬奧會商標標識和未經授權擅自實施冬奧會吉祥物、會徽和標志等專利行為的監管,防范未經授權將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作為商品包裝、裝潢或商標使用;加大線上監測、識別和排查力度,加強線上線下執法銜接,嚴厲查處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犯奧林匹克知識產權違法行為;規范門戶網站、社交網站和自媒體平臺等在廣告宣傳、營銷中使用奧林匹克標志的行為,防止蹭熱度、搭便車不正當競爭行為發生。宜春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專項行動,排查可能違規使用冬奧會官方標志的線索,經過聯動和執法人員多次走訪調查取證,幫助涉事企業排除違規嫌疑,為企業發展掃除障礙。景德鎮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在一周之內就查獲了三起涉嫌生產銷售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商品的案件,查獲涉案侵權產品上千件。南昌市市場監管局利用第三方檢索工具,將奧林匹克標志字樣作為敏感詞,在檢查范圍之內開展網絡檢索,以高效發現涉及奧林匹克標志的相關違法行為、違規使用奧林匹克標志及吉祥物標志行為及類似廣告行為。萍鄉市安源區市場監管局多次召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督導會,重點對各大型超市、商場、娛樂場所、小商品批發城、文具用品店、紀念品店等進行地毯式檢查,嚴厲打擊涉及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的侵權違法行為和違法廣告商業宣傳行為。
據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保護處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江西省市場監管部門還將結合“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和市場日常監管工作,持續推動奧林匹克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加強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上下聯動,加大宣傳力度、檢查力度和處罰力度,實現冬奧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全覆蓋;積極協調與網信、文體、版權等職能部門聯動,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加強與周邊地區保護協作機制建設,進一步促進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合作,全面加強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張鵬 記者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