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熱。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1-4月,我國新能源(600617)汽車累計銷量222.2萬輛,同比增長42.8%;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27%,這一指標較2022年末25.6%的滲透率,再度提升。
傳統燃油車,正揮手向新時代遠去;新能源汽車,已大步向人們走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整個汽車產業的變革速度,正肉眼可見的加速。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新能源車險正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大潮,保費規模快速增長。
新能源車企、保險公司、科技公司、中介服務商及所有新能源產業鏈中的參與方,在數字化時代的影響下,疊加國家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加持,如今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誰能抓住時代變革契機的種子,占領新能源車險布局的高地,或許誰就能夠擁有下一個五年、十年,乃至引領整個時代。
更關鍵的是,全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正在孕育下一代車險的新物種。
5月17日,車車科技和上海保險交易所在北京召開新能源車險行業交流會。
人保、平安、太平洋(601099)等8家保司和小鵬、蔚來、阿維塔等9家新能源車企代表共40多名行業專家、業務負責人共同探討新能源車險發展實踐中取得的成績、面臨的挑戰以及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車車科技CEO 張磊表示:
盡管當下新能源車險面臨著高賠付率、高出險率等痛點問題,這些問題不容忽視。但新能源汽車即是新一代的智能終端設備,未來大有可為。
立足保險行業,新能源汽車銷售方式轉變、消費者增值服務優化、車輛數據互聯互通、定價模式升級創新,都將為保險高質量發展提供無限可能。
這更意味著:新能源車險發展的紅利,已經來了。
1
-Insurance Today-
還有什么比新能源車險
更能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的?
車險數字化,是我國車險市場發展的必經之路。
其重要性,不僅是行業車險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硬性要求,更是車險市場各類參與主體獲存客戶、互信互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對于車企而言,車險數字化除了能夠幫助車企提升各個保險環節的管理效率、減少人工投入、打通車企自有APP工具、車機系統和保險公司之間功能與數據的橋梁,便于用戶在車企自有平臺上即可便捷完成車險投保與理賠。
還能幫助車企站在用戶視角,看清風險、識別風險和管理風險,不斷優化汽車性能,加快功能迭代,從而提升用戶使用車輛的安全性,實現風險減量,進而增加用戶對于車企品牌的長期粘性。
在新能源車險行業交流會上,車企普遍認可用戶思維是新能源車企的立足之本,保險數字化始終要堅持以用戶價值為導向,減少中間環節,提升用戶體驗,才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
保險的重要價值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不僅要考慮用戶體驗,還需要考慮風險經營的價值。保司一直在通過數字化手段優化用戶體驗,雙方需要科技公司對數字化的內容和節奏進行部署協調、數據互聯互通、產品融合創新共同加快推動新能源車險健康有序的發展。
事實上,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在國家監測平臺的聯網接入率已經超過92%。這無疑已為新能源車險的數字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數據基礎。
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新能源汽車本身即是一臺移動終端設備的深層次邏輯。
這即說明:還有什么比新能源車險,更能加快整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
所以,搶抓新能源車險,即是在搶占車險“數字化”的賽道。
然而,就當下車險市場“數字化”發展而言,整個市場還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車險“線上化”階段,想要真正實現讓用戶體驗得更舒服、功能更強大的“數字化”,特別是還要進一步打通新能源車企與保險公司之間功能與數據的融合,仍是關鍵性問題。
上海保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單樹峰表示:
高質量的新能源車的產業和高質量的新能源車險的發展,是需要跨業融合的。
車車科技,則恰好解決了這一關鍵性的問題,通過打造車企專屬的銷售、理賠、服務的保險數字化平臺,將車險數字化閉環服務賦能車企,進一步優化和提升用戶的保險服務體驗。
2
-Insurance Today-
從1.0到2.0
車車科技迎來新能源車險
解決方案的重磅升級
車車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車險交易數字化、在線化的保險科技公司之一。
早在2021年,車車科技憑借在車險領域的多年探索與深厚積累,就已賦能新能源車企,通過打造1.0版新能源車險解決方案,助力新能源車企建立了全流程的車險服務體系。
如今,經過2年多的車企保險數字化實踐探索,車車科技的新能源車險解決方案已經升至2.0階段,目前已連接人保、平安、太平洋等10余家保司,服務蔚來、理想、小鵬、集度等10多家車企,并推出SaaS化系統運營、保司API集約管理、數字化運營、增值產品創新、全國服務網絡升級五大綜合科技優勢:
第一,車車科技率先在行業推出C(車主APP端)+A(車企交付端)融合的出單模式,通過基石保險SaaS運營管理系統,全面覆蓋新保、續保,數據實時透明、互聯互通、一鍵接入,保證用戶的出單時效和服務質量。
第二,保司API集約管理方面,公司與國內50家保司建立合作關系,并與10余家保險公司建立API接口深度賦能車企。保證多家頭部保司直連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加流暢的投保體驗,避免填寫復雜的用戶信息,輕松實現一站式投保服務。
第三,數字化運營管理方面,車車科技在用戶管理、車企層級管理、合約管理、承保規則運維、保險數字營銷、用戶漏斗轉化、財務結算等方面實現了全流程閉環數字化運營,并可以做到根據用戶需求,承諾服務標準、各項數據指標達標率。多家車企運營數據顯示,自動報價率可達98%,自動核保率95%,車主APP自助投保成交率85%,各項數字化運營指標行業領先。
第四,在增值產品創新方面,車車科技針對服務用戶的用車習慣和用車場景進行深度的數據挖掘和分析,與車企、保司進行各方優勢資源互補重新配置用戶服務內容,推出更多服務化的產品和定制化的非車險產品,增進用戶粘性和用戶體驗。
第五,在服務網絡的運營上,車車科技充分發揮總分聯動的服務優勢,在全國30多個省市機構設置500多人的新能源汽車專屬服務團隊,從保司簽約、車企網點培訓、交付標準講解、交付中心一對一答疑解惑、屬地化結算服務等方面建立了行業流程和標準,進一步推進行業降本增效。
同時,本次車車科技發布的新能源車險2.0升級解決方案,其最大的亮點即是車車科技在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上,特別推出“天目”保險反欺詐風控模型。
該模型結合承保端靜態因子、動態因子、風險規則引擎和理賠端人傷數據庫、關系人圖譜、反欺詐行為等變量,通過建立相關性分析,篩選出特征值變量,利用不同的邏輯回歸、知識圖譜等算法模型,在不同地區根據當地風險特征推出風控模型,精準識別風險,助力車企和保司進行風險減量。
可以看到,通過新能源車險解決方案2.0版的升級,車車科技已經完成了從新能源車險服務體系到新能源車險整個前后端保險服務生態的全方位覆蓋。
在新能源車險賦能的道路上,車車科技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并不斷保持著對市場的敏銳性,為新能源車企、保險公司及所有新能源車險市場的參與者,提供前沿的科技能力支持。
3
-Insurance Today-
突破思維定式
重塑對新能源車險模式的理解
至于車車科技為什么會選擇在完成第一階段的投保數字化后,將第二期的重點方向放在理賠數字化上?
其實放在整個新能源車險的模式上來看,這即是一種模式的創新,亦是一種定式思維的突破。
如果用造車新勢力的車險模式來與之對比,則可以看到車車科技對于新能源車險模式的理解——從保險模式到客戶模式的再造。
首先,造車新勢力之所以能夠稱為“新勢力”,是因為它們相對于傳統汽車產業屬于跨界者;對于保險行業來說,更是跨界者。
如特斯拉車險,其車險模式概念源自UBI車險,即以用戶駕駛數據來實行差異化的保費計費模式,以達到低價吸引用戶投保的目的。
但其又有別于人們對UBI車險模式的理解,即特斯拉車險實際上更是一種特斯拉對于目標購車客戶的篩選邏輯,即篩選出那些對自身駕駛技術“感到自信”和看重“自動駕駛”功能的目標購車群體,用保險“優惠”吸引這類群體購車,突顯的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
事實上,特斯來車險的真實賠付率基本在99%左右,含費用后等于是虧損承保,這在國內車險市場的大環境下,幾乎是不可能落地的。
再看蔚來的車險模式,蔚來在國內車險模式的創新上,充分體現了“懶人思維”與“比較思維”,采用的是服務包的模式,推出服務無憂和保險無憂。
前者,抓得是“懶于比較”的群體;后者,抓的是“更喜歡自己去做比較”的群體。
通過這種模式,蔚來巧妙的車險和維保服務結合到了一起。此時的車險,成了一種用戶“分類”與“粘合”的手段。
但顯然,所謂造車新勢力的車險模式,其實對于車企而言,都是一種新的獲客、用戶分類與增強粘性的手段。
所以車車科技,給了市場所有新能源車企一個新的選擇,即從理賠的數字化,找到真正具有理賠和維保需求的真實客戶,增強客戶與新能源車企的粘性。
同時,也為整個車險行業識別風險、擠壓理賠水分、杜絕“跑冒滴漏”,實現風險減量發揮正向作用。
用車車科技CEO張磊的話來講:
“我們想一起來把這個行業變成一個雙贏的商業模式,而不是采用一種零和博弈。如果整個行業最后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車主得不到很好的理賠服務,其實對于車企品牌形象、對于保險行業的形象,都會有影響。”
后記
誰能分得新能源車險市場的第一杯羹?
縱觀整個行業車險發展歷程,任何新事物的誕生,往往在開始階段都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既包括客觀的因素,也包括一些人為的主觀干預。
但長期來看,隨著市場對新事物接受度的逐步提高,市場最終將走向一種博弈的平衡。放在新能源車險領域,就意味著新能源車險的賠付成本,將會是一個從高到低的過程。
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車車科技新能源車險2.0升級解決方案的發布,為所有新能源車險產業鏈中的參與者提供了一個提前入局新能源車險賽道的“紅利”。
但更需要堅信的,是整個市場對新能源車險發展的信心與勇氣。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要相信新能源車險,敢于押注新能源車險。
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這恰是一次對新時代下用戶心智爭奪的千載良機。
任何的參與者,此時入局新能源車險賽道,都不算晚。畢竟新能源車險市場的角逐,才剛剛開始。
不過,令人急切并期待的是:又是誰,最終將會分得這個市場的第一杯羮呢?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