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財險被認為是騰訊旗下的保險公司,雖然騰訊持股32%,為第二大股東,但與第一大股東韓國三星火災海上保險公司持股37%相差并不大,騰訊馬化騰也極為看重這家保險公司,極力為這家公司延攬人才。”
騰訊正在全面參與三星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星財險”)的經營管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三星財險官網披露了新一屆董事會名單,中國平安(601318)“前少帥”、騰訊集團高級顧問任匯川任董事長(擬任),此外,還有林璟驊、周克俊等來自騰訊方面的高管出現在其現任核心高管團隊中,作為第二大股東的騰訊開始全面參與到三星財險的經營管理中,話語權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財險被認為是騰訊旗下的保險公司,雖然騰訊持股32%,為第二大股東,但與第一大股東韓國三星火災海上保險公司持股37%相差并不大,騰訊馬化騰也極為看重這家保險公司,極力為這家公司延攬人才。
只是,三星財險近年來的業務也并未有太大起色,壓在任匯川肩上的擔子或許并不輕松。
01
—
連年保持盈利,保費收入卻停滯不前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05年的三星財險隸屬于三星集團旗下,是國內第一家外資獨資財產保險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家經營直銷車險(電銷+網銷)的外資財險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財險進入中國市場的18年時間里,其僅設有北京、深圳、江蘇、青島、天津和陜西6家省級分公司,保險業務收入也多在10億元以內,盡管一直保持盈利,但其保費收入卻連年停滯不前。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2年,三星財險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9.77億元、9.74億元、9.89億元、9.92億元、9.82億元、10.12億元、9.03億元和8.9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4億元、0.08億元、0.15億元、0.52億元、0.56億元、0.65億元、0.72億元和0.87億元,連年盈利。
根據今年一季度剛剛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2023年一季度,三星財險保費收入1.29億元,凈利潤為0.36億元,經營業績并無太大變化,在行業內一直呈現“小而美”的經營態勢。
和其他外資財險公司相似,三星財險或一直難以突破規模小、增長慢的瓶頸,即使成立多年,但年保費規模一直未突破10億元大關。
02
—
前“平安少帥”擬任董事長
2022年8月,三星財險獲原中國銀保監會批準增資,引入騰訊等5家新的股東,正式轉型為合資財險公司,其中,騰訊持股32%,成為僅次于三星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至此,騰訊正式“牽手”三星財險,業內普遍認為,此次引入新股東變更為合資法人后,或旨在利用騰訊等平臺實現新的突破,到了2022年9月,三星財險就進行人事變動,吉慶燮辭去總經理職務,由任匯川擔任三星財險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權。
值得一提的是,任匯川在行業內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平安少帥”,曾在中國平安任職28年,先后出任中國平安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并一度被視為“馬明哲接班人”。
任匯川還曾擔任平安產險董事長兼CEO,帶領團隊完成重大業績突破,并使得平安產險在2009年首次躍居市場第二,中國平安曾評價他是平安30多年成就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平安2019年年報顯示,任匯川薪酬達714.83萬元(稅前)。
但從2020年6月被馬化騰成功挖到騰訊,出任集團高級顧問,并負責保險業務,如今,任匯川出任三星財險擬任董事長,壓在其肩上的擔子,似乎并不輕松。
03
—
騰訊已集齊全保險拍照
實際上,在保險業務上,騰訊早已屯下重兵,自2013年開始進軍保險領域以來,10年時間,其已集齊產、壽、再保、經紀、代理等全保險牌照。
在財險方面,頂著“三馬”光環的眾安保險,是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騰訊持有10.21%股份,與中國平安同為第二大股東,拿到了國內首張互聯網保險牌照。
在壽險方面,2017年初,騰訊與高瓴資本等入股英杰華人壽(香港),騰訊持20%股份,據悉,英杰華集團是英國最大、世界第五大保險集團,成立于1696年,總部設在倫敦;同期,騰訊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拿下一張壽險牌照,成為和泰人壽的二股東。
在再保險方面,2021年,騰訊控股的香港公司FuSure Reinsurance獲得香港“一般再保險業務牌照”,注冊資本為10億港元,騰訊持有85.01%的股權,成為絕對控股股東,這意味著騰訊拿下了再保險牌照。
在保險經紀方面,2019年,騰訊順利拿到一張保險經紀牌照,成立于2013年的國銀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更名為北京騰諾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而背后則是由騰訊旗下深圳市騰訊視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00%控股。
在保險代理上,2017年10月,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簡稱微保)正式獲批,騰訊對微保的持股比例為57.8%,為后者的實控人,騰訊借此獲得一張寶貴的保險代理牌照。
如今,三星財險正成為騰訊繼眾安在線后拿到的第二張財險牌照,騰訊派駐豪華陣容重組董事會,能否再造平安產險神話?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險聯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