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與保險的緊密融合,科技賦能為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無限想象,保險科技正在深刻地改變保險行業的格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保險科技“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要推動先進技術應用,推動數字化轉型,增強保險價值鏈創新的科技支撐,夯實信息科技建設基礎,提升科技應用風險管控,賦能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一直以來,弘康人壽積極擁抱數字化時代,聚焦降本增效,用“保險+科技”賦能公司的服務創新、中后臺技術創新、營銷創新,搭建起了前后端賦能的保險生態,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邁入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未來。
核心上云 夯實數字化基礎能力
科技賦能做實了就是夯實基礎能力。2022年,弘康人壽積極探索“云技術”在保險核心業務場景的應用,深入建設敏捷高效、擴容能力強、穩定性更加優越的云平臺底座,打造高可靠性、可快速擴展、及時響應業務需求的數字化基礎能力。
弘康人壽借助“云技術”,逐步提升資源效能、研發和交付效能,快速響應場景化業務需求,完成核心關鍵業務鏈路在云上的閉環運行,降低業務中斷的風險。上云后,新單、續期、保全以及需批量處理的業務場景,處理時效提升了1倍以上。
2023年,弘康人壽進一步聚焦在數字化轉型,統一和整合底層數據,建立OneID的數據體系,構建底層核心數據能力,數據間互融互通,數據流動過程清晰可循,通過對數據多維度分析驅動營銷、運營,提升業務品質,提高管理效能。
業務流程提質 從人工化到智能化
科技賦能做細了就是強化創新力。在傳統的人身險業務流程中,大量重復性高、耗時費力、易出錯的基礎性工作都依賴于人工處理,并且存在跨系統應用、數據量大、等待時間長、工作效率低等諸多問題。基于這一痛點,弘康人壽創新引入RPA技術——流程自動化機器人,推動業務流程從人工化到智能化的轉變。
近年來,作為行業首批RPA實踐者,弘康人壽持續深耕RPA領域,率先將RPA應用于保險后端運營,先后開展三期工程,創建“12大模塊、27個場景”,實現核保、保全、續期等相關流程自動化運行。自上線以來,弘康RPA機器人累計節約人力時間超過1.5萬小時。公司不斷加強RPA自有能力建設,不斷迭代升級,期待逐步邁入“人機協作流程再造”大門,推動保險業生產方式變革。
建設行業基礎平臺設施 助力業務品質升級
科技賦能做深了就是提升生產力。為解決行業獲客難、平臺少的業務發展痛點,弘康人壽自主研發的行業基礎設施“容易聯”平臺不斷升級,打造一站式保險產業鏈科技服務平臺。建立了承載保險機構、轉化商、流量商“三方一體”的業務操作系統,以運營、展業、SCRM、質檢、結算、客服、CRM等應用,實現了一站式的產品開發及工具賦能,為線上線下代理人提供了嶄新的、數字化的展業平臺,保障合作伙伴的業務品質。
同時,弘康人壽還打造了DMP(數據管理平臺),針對客戶線上化運營的一整套數字化市場營銷平臺,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線索為抓手,為展業人員提供一套集電話外呼和企微運營的作業平臺,包括商機線索、客戶觸達、轉化出單、業績統計、報表統計、私域運營等產品功能,為保險產品的客戶服務團隊,提供一套集客戶信息的管理,運營策略的管理,觸達過程管理的產品能力,實現自動化營銷互動,實時反饋效果,進一步提高隊伍專業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
深入客戶服務每個觸點 提升服務體驗
科技賦能做好了就是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弘康人壽深入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用科技促進保險從銷售、承保、風險識別、理賠、保全、客戶服務等每一個環節的能力提升和效率提升。
如何讓客戶不體檢可以獲得更多保額,2015年弘康人壽推出了郵箱白名單核保機制,將定壽免體檢額提升至百萬;如何讓客戶不跑網點實現保全,2016年弘康人壽推出了人臉識別保全;如何讓客戶實現更快捷的核保,2017年弘康人壽在哆啦A保上上線了首個重疾險的智能核保系統;如何給客戶更快捷更全面的理賠服務,2021年弘康人壽開通了線上理賠服務,所有理賠流程均可在線上完成;如何讓服務響應更高效,2022年弘康人壽“956097”客戶服務熱線正式啟用,客服管家第一時間一對一協助解決保險及保單服務方面問題。圍繞客戶在保險服務體驗的每一個觸點,弘康人壽逐步搭建起全流程、全線上、全國通賠的在線服務平臺,并讓保險獲得感的體驗更加智能化。
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正在不斷賦能保險業,弘康人壽未來將持續升級科技實力,在數字化發展的浪潮中,明確自身發展路徑,深入推動數字化轉型,創新業務模式,提高服務質效,堅持“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助力人們實現健康、長壽、富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