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邁入新十年軌道,有的已找準經營之道,有的或還在摸索前行。
(資料圖片)
2023年,于富德產險而言,是新十年的起點,然而“前塵往事”依舊影響著這家險企。董事長、總經理雙雙缺位,存量信保業務風險依然存在,無論是業務層面還是公司治理層面,富德產險均面臨不小的挑戰。
近日,富德產險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報告期內,富德產險保險業務收入1.97億元,凈利潤實現0.27億元,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354.67%、356.92%。
雖然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但從風險綜合評級看,仍然“不及格”。而且,富德產險還透露因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情況,已被深圳銀保監局約談,并被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和要求。其中,監管要求其盡快加強與公司股東溝通,完善董事會并確定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
諸多經營事務待定奪、完善之際,好在富德系“主心骨”及時回歸。據相關媒體報道,在保險圈“消失”已久的張峻近期已重回工作崗位,并進行了內部講話。從其講話內容看,涉及到公司治理、干部選用、穩健經營、高質量發展等多個方面。尤其是在干部隊伍建上,提出了“十大定位”、“十大標準”、“十大意識”、“十大能力”。
作為富德系保險版圖中的一員,或許隨著富德集團整體的重啟,富德產險也將迎來不一樣的發展。
翻看富德產險2023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發現,2022年第四季,富德產險的風險綜合評級仍然為C類,這意味著自2022年第一季度被評為C類以來,富德產險已經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處于C類。
對于2022年第三、四連續兩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的原因,富德產險在償付能力報告中總結了四項因素,即一是公司治理風險高,二是公司戰略風險較大,三是公司保險業務線風險需重點關注,四是流動性風險需重點關注。
具體來看,公司治理風險方面,富德產險稱近一期的公司治理監管評估結果為E級,本季度公司治理條線操作風險得分不超過40分,公司治理項得分為40分。
戰略風險方面,富德產險指出,主要源于公司戰略與公司能力的匹配情況得分較低,近三年內董事長、總經理變動次數得分皆為0分,且目前董事長、總經理空缺;最近5個會計年度、4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公司本級財務報表凈利潤為負;保費增速波動性較大,波動率為44.96%;部分險種業務集中度較高。
保險業務線風險方面,富德產險存在大專以上學歷銷售人員占比較低;核保核賠人員離職率較高;非車險應收保費率較高;萬元以下賠案的案均報案支付周期較長;已發生已報告未決賠款準備金發展偏差率為 11.27%,得分為0分;外部環境有待改善等問題。
流動性風險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富德產險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為-87.74%,2022年累計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24987萬元,累計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得分為0分。
基于此,深圳銀保監局對富德產險進行了約談,通報了該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情況并提出具體指導意見,要求富德產險重視償付能力管理工作,補齊公司治理短板,規范三會一層運作,加強對保險業務管理,優化戰略規劃,要有合規意識,且依法合規經營,并盡快加強與股東溝通,完善董事會,確定董事長和總經理。
對此,富德產險也明確給出改進措施,表示將加強與股東的溝通,并計劃在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公司章程修訂,根據新的公司章程,來選舉確定新的董事長與總經理,規范三會一層的運作。
這預示著,步入新十年發展軌道,富德產險在經營層面的“頭等大事”或是盡快落定董事長與總經理人選。
談及富德產險的經營風險,其實在此前的多個事件中早有顯露。只不過在2023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富德產險又直面問題進行了總結歸納。
就目前來看,富德產險稱現階段公司可能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三點:一是保險風險,主要是存量信保業務和延保業務的保險責任;二是市場風險,即公司年化綜合收益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三是戰略風險,結合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公司戰略風險管理面臨一定挑戰。
正如富德產險在償付能力報告中所言,在保險風險方面,該公司曾一度發力信保業務。數據顯示,2015年保證保險首次擠入富德產險前五大險種,排在第二,保費收入為0.6億元。2016-2018年期間,保證保險依舊占據第二大險種位置,承保利潤分別為0.33億元、0.29億元、-0.23億元。
然而,伴隨宏觀經濟的下行,信保業務的風險開始暴露。2019年,富德產險保證保險發生近6.4億元的承保虧損,同時拖累公司整體虧損6.68億元。不僅如此,存量的信保業務也成為富德產險的主要經營風險,在2022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富德產險坦言,公司處于信保業務存量風險業務化解階段。
另外,作為富德系保險版圖的成員,2012年成立的富德產險自成立以來尚未步入穩定盈利階段。依據2022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年度富德產險仍預虧約2億元。對于富德產險的經營發展,此前『A智慧保』也曾進行分析,詳見:
2022年8月27日
“中國保險這十年”?富德產險:痛惜保證險,換將帥清舊賬!
當然,面對信保業務等風險點,富德產險也在進行及時調整,特別是在領導班子方面,2022年,該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雙雙被免職,這在保險圈內并不多見,也為上述公司受監管約談,要求確定新的董事長與總經理人選,規范三會一層運作埋下了伏筆。
從被免職的原因看,有媒體曾報道稱,這或與信保業務有關,龔某某等人在富德產險主持工作期間,在信保業務方面可能存在違規經營、輸送利益等情況。
2022年9月,深圳銀保監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富德產險原董事長龔某某因“未按規定使用經批準或備案的保險條款和費率”被罰款50萬元;另一相關負責人吳某某因對上述行為負有責任,被監管予以警告并罰款10萬元;而該公司原副總經理、總精算師朱某某因是上述行為的直接負責主管人員,因此遭到了“撤銷任職資格”的嚴厲處罰。
針對這一問題,『A智慧保』也曾在此前分析過:
2022年9月29日
三位核心高管“下課”,罰單串起幕后故事!富德產險如何掃清信保陰霾?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風險方面,富德產險指出公司年化綜合收益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其實這一問題與市場大環境分不開,眾所周知,2022年受資本市場波動、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險企在投資端普遍承壓。
有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保險資金年化財務收益率分別為3.66%、3.47%、3.76%,年化綜合收益率分別為2.82%、1.56%、1.83%。從富德產險看,同樣面臨這樣的挑戰。根據該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富德產險年度綜合投資收益率僅為0.84%。
作為一家成立近11年的險企,富德產險若想在新十年發展迎來質的改變,戰略方面的正確指引至關重要。特別是未來董事長、總經理兩個核心職位,該由怎樣的人才擔當,亦是戰略上能否順利落地的關鍵一環。
就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待解之際,作為富德系“主心骨”的張峻及時回歸。
近日,有相關媒體報道,“消失”很久的張峻重新回到了富德工作,而且在2023年1月,張峻分別出席了富德保控及各子公司2022年度執行董事、高管述職會及壽險分公司負責人座談會。
回歸后的張峻還進行了內部講話,張峻表示,富德新征程追求的是高質量發展,而提升高質量的重點在于:調整產品結構、提升業務價值;提升投資水平、提高投資收益;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從管理中求效益。
尤其是在干部隊伍建設方面,張峻認為,重視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是公司發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富德新征程的關鍵所在。而只有堅守“信念堅定、忠誠廉潔、團結有為、價值貢獻”的核心理念,符合“十大定位”、“十大標準”,同時具備“十大意識”、“十大能力”的干部,才是堪當重任的富德好干部。
其中上述提及的“十個標準”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公而忘私、忠司愛崗; 盡忠職守、勤勉敬業; 運籌帷幄、統籌全局; 求真務實、敢于擔責;精益求精、銳意進取;居安思危、守正創新;專業過硬、真才實學;尊重人才、從善如流;清正廉潔、守法合規。
此外,張峻認為,統籌完善公司治理才能保證決策及執行的統一、有效、科學,才能切實發揮監督制衡與協調運作的作用;風險防范工作是公司的生命線,要把風險防范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此外,要持續加強全員的法制合規教育,讓“合規盡責、堅守底線”理念深入人心。
作為富德系保險版圖的重要一員,張峻的這些講話,于富德產險而言,或預示著新的發展方向。而且,富德產險在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也審議通過了選舉新董事監事的提案,又在2023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聘任總經理等提案。
隨著張峻的回歸,并基于富德集團高質量發展新征程追求的戰略指引,在新的干部選定標準之下,未來誰將扛起富德產險的重擔,引人期待。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A智慧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