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聯合國定義的標準,我國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二十大”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產業和養老事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的養老服務”。
就居民而言,獲得高品質、個性化的養老生活是共同的期盼。12月23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清華大學銀色經濟與健康財富發展指數課題組與大家保險集團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養老服務需求報告2022》(簡稱,《報告》)就指出,不同于傳統的9073養老格局,中國城市居民的養老方式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身體狀況的變化呈現“三段式”養老人生。
【資料圖】
那么,究竟什么是“三段式”養老?作為布局康養生態的主力軍,保險業又該如何“對癥開方”,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值得市場思考與關注。
養老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然要面對的課題,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日漸提升,養老不再似過去般僅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即可,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收獲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報告》調研結果顯示,當前城市居民已在健康、價值、財富、家庭及生活方面,逐漸樹立起更加積極的養老觀念,城市居民愈發認可老年人應主動維護自身健康,開展健康管理;在養老財富方面,需要提前進行規劃,利用年輕時的財富儲備支付養老費用,并多元配置養老資產;老年人還渴望持續為家庭、社會創造價值;此外,隨著年齡增長希望在保持獨立的狀態下,與子女保持較近的距離等。
對于城市居民認可的養老生活方式,《報告》顯示,不同于大家傳統理解的9073養老格局,城市居民呈現出典型的“三段式”養老生活,即:活力階段下,超過一半(53.6%)的人選擇居家養老,并伴有明顯的旅居意愿;在半失能階段時,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但“社區養老”(36.3%)和“機構養老”(21.1%)的比例有所提高;在失能失智階段,機構養老則成主流選擇。
對于《報告》調研總結的“三段式”養老模式,大家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模式實際上是從人的生命周期角度去提供養老解決方案,因為大部分老年人的養老生活會經歷自理、半自理到不能自理三個階段,這是由身體機能的逐步衰退而決定的,而“三段式”養老與這種身體衰退的規律是相匹配的,既滿足了大多數人的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養老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
另外,根據《報告》,醫療、康復和護理是目前中國城市居民最核心的養老服務需求。調研發現,半數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門診、急診和護理的可及性是未來居民養老的關注點;在選擇養老機構和購買商業養老險時,是否有附加的健康醫護服務也是影響居民決策的重要因素。
隨著國民的多元養老服務需求日益旺盛,近年來,有著長期資金優勢的保險機構也在積極布局康養賽道,大家保險便是其中一員。難能可貴的是,大家保險布局養老并不盲目,而是有著清晰的養老戰略和產品策略。
據了解,為滿足國民多層次養老的需求,大家保險專業養老品牌大家的家在國內推出了“城心醫養”、“旅居療養”和“居家安養”三大產品線,這恰恰有效迎合并覆蓋了《報告》中提到的中國城市居民“三段式”養老服務需求。
對于大家保險三大產品線的服務內容和布局進展,據介紹,城心醫養主要以甄選城市核心區域內緊鄰優質醫療資源、生活氛圍濃厚、交通條件優越的優質物業,打造“臨近醫療、親近子女、更近人間煙火”的城心醫養服務。目前,大家的城心醫養社區已進駐6個城市,落地8個社區。
旅居療養則主要嚴選風景較為優美的宜居城市,在風景名勝地區打造高品質的度假型康養社區,目前,大家已有5個旅居療養社區在布局。
而居家安養指的是社區嵌入式照護中心服務,是一種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服務的銜接,主要依托照護中心面向居家生活區內以及周邊老齡居民,提供專業護理、醫療協助、健康管理、日間照料等服務。目前,大家保險已布局大家的家·北京外交部街照護中心、北京外交部蘇州街照護中心和北京新華社皇亭子照護中心。
由此不難看出,在清晰的養老戰略指引下,大家保險布局養老社區的速度正顯著加快。
大家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集團已逐漸積淀形成物業遴選、策研設計、裝修改造、運營服務和經濟評價等領域的方法論,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校準,指導養老機構的布局,這是大家保險前期有效能力積累的必然結果,也是大家保險在養老戰略推進中邁出的堅實一步。
事實上,不止大家保險,2022年以來,隨著人身險業加快高質量轉型,越來越多的險企涌入康養賽道,打造機構養老或居家養老服務產品線,期望“保險+康養”服務模式能夠成為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可以說,險企布局康養既是迎合市場所需,也是謀求轉型的關鍵抓手。
但眾所周知,險企跨界布局養老并非易事,特別是投資養老社區項目,不僅耗資較大且回本周期漫長。從大家保險的實踐經驗看,集團相關負責人也坦言,“養老非常難賺錢,利潤較薄,目前來看確實還沒有太多前人走出來的成功路,但大家保險在這條道上也是認真的,選擇小切口、穩起步的方式,先通過實戰優化再加快鋪開,大體量的重資產投入對于險企來說仍有財務負擔”。
據悉,當前大家保險投資養老社區絕大部分選擇了租賃的輕體量模式,在整個管理運營周期中,大家保險注重把物業、改造、運營一整套復合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并且在物業改造過程中,會及時開展相關的蓄客工作,以此壓縮改造工期和運營周期。
據大家保險預測,當養老社區接近70%入駐率的時候,基本可以做到運營平衡,若加上裝修和前期租賃物業費用,可能需要八年左右時間可以回本。但整體來說,險資精細化運營管理養老社區,通常IRR在3.5%左右,長期看可以有3.5%的穩定回報。
在大家保險相關負責人看來,相比當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養老社區的長期回報是可以接受的,也是一個相對惠民的投資水平,對于險資本身來說這個回報也基本算得過成本賬。
此外,針對險企投資養老社區普遍面臨的初期缺乏專業人才和運營管理經驗問題,大家保險也表示,將持續秉承“善心、公心、匠心”的核心價值觀,持續迭代運營和服務。同時,養老社區投入運營后,將嚴格遵循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等有關規定,并把參加“養老機構等級劃分和評定”作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自身綜合服務能力,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A智慧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