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觀 |聚焦保險創新
從國外電子健康病歷的發展及其應用來看,可能最后受益更多的是險企,通過與電子病歷信息供應商合作,險企得以訪問到廣泛的患者數據,因而能夠用于優化承保和風控。
近日,國家衛健委就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10294號建議答復稱,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服務,正在研究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藥品器械、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保等信息標準體系,并逐步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這一趨勢直指當前國內電子病歷發展不足、但是醫療大健康行業和患者對此又有高度需求的矛盾。電子病歷對于行業以及患者的優勢不言而喻。事實上,國外在這塊的發展已經進入了鼎盛期。甲骨文收購Cerner的報道將電子健康病歷這一細分賽道又置于大眾目光之下,除了Cerner等佼佼者,電子健康病歷領域仍然盤踞著其他巨頭,它們帶動了這一行業的繁榮,惠及到醫療大健康行業的發展。那么目前國外的電子健康病歷市場發展如何,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玩家,為市場帶來了哪些好處,這些能為國內的電子健康病歷發展帶來怎樣的啟發呢?
不止記錄功能的EHR
電子健康記錄 (EHR) 是以數字格式存儲的患者和人群健康信息的系統化集合。這些信息可以通過聯網的、企業范圍的信息系統或其他信息網絡,在參與患者護理的所有授權方之間共享醫療信息,包括臨床醫生、實驗室、藥房、急救設施、療養院、州登記處和患者本身。EHR可能涵蓋一系列數據,包括人口統計、病史、藥物和過敏、免疫狀態、實驗室測試結果、放射圖像、生命體征、年齡和體重等個人統計數據以及計費信息。
得益于其涵蓋的廣泛信息,EHR軟件已經超越了基本的記錄功能,借助其執業管理、收入管理等功能,轉變成為全面的衛生部門管理系統。因此,從本質上來講,EHR的目的在于支持診所、醫院等衛生系統的工作流程、促進護理人員、其他供應商與患者之間的互動,從而提升就醫體驗,帶來更好的醫療結果。
在當前背景下,國內外醫療系統的效率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為EHR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Statistia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電子健康記錄市場規模約為290億美元,到2027年,全球電子病歷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470億美元。
EHR市場規模
目前,市場上基本有兩大類EHR,一類是針對醫院的EHR,還有一類是針對門診的EHR。醫院EHR需要涵蓋的功能是管理來自整個醫院系統內多個來源的住院患者數據,如實驗室、放射科和其他部門。在醫院這個系統中,EHR成為所有患者數據的新中心,無縫集成不同的部門。
相比之下,門診EHR用于門診環境和醫療執業,為門診護理設施和小型診所提供幫助,其主要目的是記錄患者的完整病史,以便醫療專業人員可以訪問,這些文件基本上包括所有不涉及住院的手術或治療程序的記錄。在大多數情況下,門診EHR沒有醫院EHR那么復雜,讓醫生能夠輕松跟蹤患者的病史和治療,提供健康的整體視圖,通常有助于診斷疾病和更有效地治療慢病。
美國EHR市場:Epic和Cerner占據半壁江山
雖然在整個醫療保健市場中,EHR的規模不算很大,但在國外,其本身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了,這一細分領域的參與者眾多。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500家供應商提供某種類型的 EHR產品。
盡管EHR市場相當飽和,但是從訂閱者以及收入指標來看,這一市場被幾家頭部企業控制著,比較典型的有Epic、MEDITECH、Allscripts、Cerner、athenahealth等,這些大型參與者服務于不同的EHR市場。
根據 KLAS 2019年美國醫院EHR市場份額報告,Epic和Cerner在急癥護理醫院EHR市場中占有最大份額。根據該機構對美國所有急癥護理醫院(5,400家醫院)的調查,不同企業的市場份額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9年,Epic為醫院EHR市場的最大玩家,市場份額達到28%,Epic和Cerner兩大頭部企業的總份額加起來達到54%,超過一半的市場,前七大公司的市場份額為91%。
以下是幾家頭部公司的發展情況。
Epic Systems Corporation
成立時間:1979年
所在地區: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
首席執行官:Judith Faulkner
Epic Systems Corporation是一家美國私營醫療保健軟件公司,成立于1979年,主要開發、制造、許可、支持和銷售專有的電子病歷軟件應用程序Epic EMR。
Epic的軟件惠及患者、診所、遠程醫療、管理式醫療等方面。例如,Epic通過患者門戶MyChart提供健康工具。MyChart提供讓患者觸手可及的個人和家庭健康信息,他們可以給醫生發信息、參加電子就診、完成問卷調查、安排預約,并更多地參與管理他們的健康。
對于保司來說,Epic的軟件可讓保司靈活地支持所有業務線,包括團體、Medicare Advantage、Managed Medicaid等業務。其他為保司實現的功能包括客戶關系管理、供應商和會員服務門戶、利用率管理、護理管理以及理賠裁決和保費計費。
Epic在最初的20年中實現了緩慢但穩定的增長,隨著產品的擴展,每年都獲得了少數新客戶。1980年代后期,公司增加了計費軟件;在1990年代初期,該公司為門診診所采用了圖形用戶界面。
發展至今,Epic已經收獲了眾多知名客戶。2004 年,該公司達成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與凱撒永久合作了一項為期三年的項目,這個項目將耗費凱撒40億美元的資金,Epic的分成是4億美元。其他客戶包括克利夫蘭診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波士頓兒童醫院。該公司的564名客戶囊括了全球近2400家醫院和美國的 2.25億患者,約占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二。2020年,其收入超過33億美元。
Allscripts Healthcare
成立時間:1982年
所在地區:美國芝加哥
首席執行官:Paul M. Black
Allscripts Healthcare Solutions是一家美國上市公司,為醫師診所、醫院和其他醫療保健提供商提供執業管理和電子病歷技術。Allscripts還提供用于患者參與和護理協調的產品,以及財務和分析技術。該公司擁有超過180,000名醫生用戶,并為2,700家醫院和13,000個擴展護理組織提供產品。
按照服務的人群劃分,Allscripts的解決方案針對醫院、供應商以及私募股權。按照功能來劃分,Allscripts的產品包括EHR、財務與運營、人口健康、患者參與、精準醫學、分析與干預以及服務。以EHR功能為例,這一分類下的Sunrise是一個全面的單一健康平臺,是一種面向醫院和衛生系統的急性、非臥床和收入周期解決方案,可提供單一患者記錄以及更明智的患者護理。Sunrise包括一個商業智能和分析解決方案,結合臨床和財務數據,幫助組織改進質量措施,并解決抗生素管理、阿片類藥物危機和感染控制。Allscripts Professional EHR是面向中小型醫師診所、ACO的臨床、運營、財務和健康解決方案,可實現更安全的患者護理、簡化運營和改善收入周期管理。
2021年第四季度,Allscripts收入為3.92億美元,2020年第四季度為3.86億美元。按GAAP計算,2021年第四季度的運營利潤為4100萬美元,而2020年第四季度的運營虧損為6800萬美元。2021年第四季度的GAAP凈收入為8700萬美元,2020年第四季度為7.28億美元。
Meditech
成立時間:1969年
所在地區:美國馬塞諸塞州
首席執行官:Michelle O’Connor
Meditech是一家位于馬薩諸塞州的私營軟件和服務公司,為醫療保健組織開發和銷售信息系統。該公司提供的一些軟件模塊包括:健康信息管理、收入周期、掃描和存檔、調度和轉診管理、急診科管理、電子健康記錄、醫師護理經理、患者護理和患者安全、腫瘤學、基因組學、人口健康、質量和監控、病例管理、實驗室和微生物學等等。
例如,Meditech的一個EHR解決方案是患者互動。這一工具為患者提供方便、易于使用的工具,幫助他們控制健康和醫療保健,從而有助于吸引更多參與、品牌忠誠的消費者,并使患者能夠更充分地參與他們的護理。MEDITECH的MHealth應用程序以及患者和消費者健康門戶網站可以輕松安排預約、聯系提供者,并解決非常規問題,例如疫苗。其他功能包括:請求虛擬護理、自主補充處方藥,并在線支付賬單,更輕松地管理患者及其家人的財務責任。此外,健康追蹤器通過讓患者上傳來自醫療設備和個人健身追蹤器的數據,更好地管理患者群體,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病或已有疾病的患者。
MHealth門戶屏幕截圖 來源:Meditech官網
財務表現方面,2020年第三季度,Meditech收入為1.14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12億美元下降5.3%。其中,產品收入為2740萬美元,比2019年第三季度的3900萬美元下降 29.7%。服務收入增加至 874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8220萬美元增長6.3%。凈利潤為3060 萬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第三季度為9080萬美元。截止2020年前九個月,公司總收入為3.73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565億美元增長4.7%。
MEDHOST
成立時間:1984年
所在地區:美國富蘭克林
首席執行官:Michelle O’Connor
MEDHOST 是一家健康信息技術公司,為 10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市場領先的企業、部門和醫療保健參與解決方案。其集成產品組合包括直觀、基于云的臨床、財務和運營解決方案,例如健康和保健消費者參與平臺YourCare Everywhere,這一解決方案可實現臨床文檔改進、實踐管理軟件集成、醫療計費軟件效率、護理協調和電子健康記錄效率提升等功能。
MEDHOST的EHR涵蓋診所套餐、財務套餐、患者參與以及YourCare連續套餐等。在診所套餐中,MEDHOST醫師體驗將圖表、注釋和訂單管理功能集成到一個單一、連續、全面的臨床工具中,旨在增強患者護理和安全性,同時基于臨床醫生的自然工作流程提供卓越的體驗,從而帶來最佳的運營和財務效率,幫助醫療機構滿足監管要求。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國外的電子健康病歷市場已經發展相當完善,出現了一些市場巨頭,這些參與者不僅為醫院和診所帶來了較為完備的系統和便捷的工具,同時便于患者對其醫療信息進行管理。
國內市場上,頂層設計層面已經推動電子病例的建設。從市場來看,也有東軟集團(600718)這樣的參與方就衛健委的全民健康信息化提供了解決方案,表明國內在電子病歷標準化的領域也在前進著。
醫療信息標準化除了惠及醫院和診所系統以及患者之外,也可以外溢到醫療大健康生態內的其他參與者,包括險企、藥企等。其中,電子病歷在保險市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前我們提到的美國壽險市場的數字化承保很大程度上就依賴于險企對電子健康數據的可及性,在獲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電子病歷公司允許保險公司訪問患者的EHR,借助實時的數字記錄,快速準確地做出承保決策,并減輕醫療保健供應商的行政負擔。
從國外電子病歷的發展及其應用來看,最后受益更多的是險企,通過與電子病歷信息供應商合作,險企得以訪問到廣泛的患者數據,因而能夠用于優化承保和風控等環節。在承保環節,醫療病歷中記錄了用戶就醫記錄的詳細情況以及參保各類險種后的賠付數據,險企可以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得出患者身體是否健康以及可能患有哪些方面疾病的結論,在此基礎上做出承保決策,這一程序與目前的健康告知相比,更具有可信度,而與需要用戶體檢的保險產品相比,則省去了患者的麻煩,提升了用戶體驗。
在數字化的背景下,某種程度上,電子病歷中的醫療數據是醫療大健康行業開展一切業務的前提,對于險企來說更是如此。只有將醫療數據統一起來、形成標準化的記錄,醫療機構的服務和險企的承保、風控以及理賠才會有依據,也會更加順暢。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