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公司年報 鄧雄鷹/制表 周靖宇/制圖 視覺中國(000681)/供圖
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隨著車險進入轉型深耕期,非車險持續成為保險公司爭奪的重要戰場。
近期,上市險企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財險公司車險保費下降和非車險業務增長并存,且車險占比持續下降的趨勢明顯。實際上,從財險行業的整體表現來看,去年12月底,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占比已經從2020年底的60.7%降至56.8%。
車險占比下降
但仍是主要利潤來源
以原保險保費收入來衡量,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是中國前三大財產保險公司,被業內并稱為“財險老三家”,其業務調整往往是行業調整的風向標。
從保費收入增速看,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分別實現3.8%、3.3%的同比增長,平安產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從承保業務表現來看,三家公司的綜合成本率均維持在100%以下,其中平安產險綜合成本率表現最優;從凈利潤來看,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凈利潤分別增長8.4%、21.9%,而平安產險由于保費規模負增長,凈利潤僅同比增長0.2%。
另外,上述三家財險公司去年的車險業務保費均同比下降。數據顯示,人保財險2021年車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3.9%,占比從61.49%降至56.9%,同時非車險業務同比增長16.1%,同比提高4.6個百分點;太保產險去年車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4.0%,占比從64.8%降至60.1%,非車險業務保費同比增長16.9%,占比增至39.9%;平安產險去年車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3.7%,但由于大幅壓縮保證保險業務193億元,車險占比反而從68.6%微增至69.9%,但這一比例仍低于2019年的71.7%。
實際上,從財險行業整體表現來看,去年12月底,車險保費占比已經從2020年底的60.7%降至56.8%。
雖然非車險業務的重要性凸顯,但盈利并不容易,車險仍然是主要利潤來源。從承保端經營表現來看,人保財險去年實現承保利潤18.1億元,其中車險承保利潤66.72億元,非車險中除了信用保證險和貨運險,其余非車險險種均出現承保虧損;太保產險去年車險凈利潤為10.77億元,而非車險凈利潤僅1.99億元;平安產險去年實現車險承保利潤20.47億元,非車險中保證保險利潤達到28.1億元,但去年這一險種虧損31.25億元,尚未能像車險成為持續穩定的第一利潤來源。
非車險快速增長
助財險業持續回暖
具體到非車險業務布局,“財險老三家”均實現了責任險和意健險的快速增長,其中意健險增長最快。相較于平安產險,農險是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的優勢險種;保證保險近年發展可謂波折,平安產險的這一險種去年原保費收入大幅下降51.6%,但保費收入仍達180.98億元。
人保財險的非車險險種中,前三大險種分別為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責任保險,三大險種均承保虧損。人保財險的意外傷害及健康險業務去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06.92億元,同比增長21.9%,綜合成本率為102.6%,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2021年,人保財險在拓展大病保險新項目的同時,進一步發展新型政策性健康險業務,實現了業務穩步增長;同時,在商業意外健康險方面,人保財險不斷提升家庭自用車客戶滲透率,深挖客戶需求,駕意險、惠民保、百萬醫療險等個人業務獲得快速發展。
農險是人保財險的重要險種之一。去年,該公司農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26.54億元,同比增長19.3%。責任險方面,人保財險2021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31.32億元,同比增長16.4%,但是賠付率和費用率分別同比上升5.7%、4.3%,綜合成本率為107.3%。2021年,人保財險搶抓《安全生產法》出臺機遇,安全生產責任險、公眾安全責任險等業務均實現較大規模增長。因賠付標準上漲,人傷險種賠付成本有所抬高,導致責任險賠付率明顯上升。
平安產險2021年前三大非車險險種即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和意外傷害險的保費分別變動29.8%、-51.6%和20.2%,綜合成本率分別為105.1%、91.2%和93.8%。平安產險在年報中解釋,受全國城鄉人身損害賠償標準逐步統一的影響,責任險市場整體虧損。未來,平安產險將運用科技能力持續優化業務流程、完善風控體系、加強業務篩選,實現責任保險業務健康發展。
相較責任保險,平安產險保證保險業務承保則扭虧為盈,該險種2021年綜合成本率為91.2%,同比下降19.8個百分點。平安產險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持“依法合規、小額分散、風險可控”的經營原則,提升風險管控能力,穩健經營,實現保證保險業務經營業績平穩發展。
太保產險主要險種中,健康險、責任險、農業險等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三大險種保費同比增長37.3%、24.6%和19.8%,綜合成本率分別為101.9%、98.5%和99.6%。2021年,太保產險全年實現非車險業務保費收入608.44億元,同比增長16.9%;綜合成本率為99.5%,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
談及增長最快的健康險業務,太保產險在年報中表示,主要是加快個人類健康險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豐富細分場景產品生態體系;持續鞏固政保業務合作平臺,擴大政策性健康險業務覆蓋區域,加強對大病保險、意外醫療、防貧脫貧等存量業務的深度拓展,同時充分挖掘護理保險、慢病保險、基本醫療經辦等創新項目的增長潛力。
在此前召開的太保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表示,一方面非車險發展空間很大,另一方面車險綜改后很多保險公司轉戰非車險,非車險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同時,由于中國的直保單和國際再保單價格倒掛,非車險業務風險暴露比較多,做好品質管理和風險轉移非常重要。
“太保產險這幾年持續加強專業能力建設,非車險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公司一方面將深耕非車險市場,加大市場占比;另一方面通過能力的提升,將進一步增強非車險的高質量發展?!鳖櫾秸f。
數據顯示,隨著去年底車險業務探底回升,以及非車險業務的快速增長,財險業正在持續回暖。今年前2月,“財險老三家”的保費收入增幅均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