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市場悄然發生重大改變:比如取消了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三年期國債利率下降,各大銀行中長期存款利率下調……這一切都實實在在地告訴著我們——低利率時代真的來了。據調研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我國四成居民投資收益未達期望。
穩健收益型產品不再保底
在資管新規打破剛兌的大背景下,此前諸多穩健收益型產品不再保底,居民預期中的穩健投資回報漸成一種奢求。據和訊網、泰康人壽今年1月的調研數據顯示:去年19.74%的受訪居民期望擁有超20%的投資收益,但實際上賺20%及以上的居民占比僅為8.64%,大部分居民存在投資期望偏高的情況。
從居民愿意持有的理財產品周期來看,目前中國居民更傾向于短期的機會型投資。具體來看,接近七成的居民可接受的理財產品持有時間小于1年。愿意持有理財產品5年及以上的居民比例僅為9.02%。我國居民長期理財觀念及習慣尚未形成。
普通投資者面臨多重困局
家庭財富管理對投資能力的專業要求,也讓普通投資者面對多重困局。一方面,普通投資者普遍存在金融信息不對稱、財富目標不清晰;另一方面,更多的投資者面臨著不知道該如何實現資產穩健增長,更不了解各類投資渠道的風險和收益。
尤其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居民養老金缺口持續增大,有效儲備養老金成為當下不少人最大的痛點之一。盡管股票、股基是未來博取中高收益的期望所在,但其伴隨的高風險、對投資能力的高要求,以及對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要求都不容小覷。因此,找到合適的途徑和金融產品,讓資產穩健增值成為當務之急。
“長壽時代”資產配置更需策略
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養老成為高頻“熱詞”,代表委員們圍繞“養老”建言獻策,備受關注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10次提及“養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不得不說,長壽時代正在改變人們未來財富的整體規劃,“長壽時代”資產配置也更需策略。真正的財富健康,除建立安全穩定、持續增長、且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外,還包括建立個人、家庭財富低風險的凈資產。對投資者來說,只有運用好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及服務,將自身的資產、負債、流動性進行綜合管理,才能滿足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富需求。
本月末,和訊網、和訊財經研究院將攜手泰康人壽共同發布《長壽時代城市居民財富管理白皮書》,通過對全國重點城市及地區,具備自主理財能力人群、保險消費人群、收入中位數以上的家庭進行調研,揭示當前中國居民財富配置情況及意愿、保險消費特征及趨勢、養老財富管理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等問題,為實現居民財富穩健增長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