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在售,火熱搶購!
“高質量發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在經濟增速放緩、行業競爭加劇的當下,其正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升級、技術迭代等等方式,深入保險市場機體,并試圖重塑其靈魂。
“數字化轉型”又成為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環節——這幾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近年來監管部門利用各種規章制度倒逼保險業不斷提升,2022年工作會議中,又將監管的數字化轉型、市場主體的數字化轉型列為重要工作事項。頭部機構也從市場角度出發,紛紛提速自身科技能力的提升——金融科技一日千里的當下,整個保險業都有一種焦慮感,誰都害怕自己變成“恐龍”。
近期,頭部險企紛紛成立信息技術服務子公司,希望通過市場化的道路,打通其金融科技的“任督二脈”,這其中,中國太保集團出資發起并100%持股的全資子公司太??萍加邢薰荆ㄒ韵潞喎Q“太保科技”) 就于2月22日正式宣告成立,成為當下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時點縮影。
01
太保科技正式成立,
補足太保集團科技治理“管、研、用”體系
發力數字化轉型,成立科技子公司,并非一時興起,而是行業步入深度轉型期后,試圖在科技領域攻堅克難的重要著力點。
實際上,早在2020年7月,作為中國太保集團轉型2.0中數字太保建設的關鍵路徑,中國太保集團第九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就已經決定成立太??萍?。一直到2022年1月21日,太??萍极@得銀保監會批復,成為《保險集團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出臺后,第一批獲批的主要為保險集團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的科技子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太??萍甲再Y本7億元,總部位于上海黃浦區。而根據太保集團的介紹,作為集團的戰略新主體,太??萍紝⒘⒆阌诜招妥庸径ㄎ?,面向集團內部提供信息技術服務。
中國太保集團表示,太??萍汲闪⒌某踔跃褪且M一步優化科技治理架構,通過市場化機制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公司科技賦能與數字化轉型步伐。
據悉,在組織架構方面,太??萍疾扇 ?+1”模式,前臺設有數據服務、人工智能、互聯網運營、應用開發和云服務等六大事業群,中后臺設有一個支持中心,包含市場及生態合作部、行政人事部和技術財務部三個部門,前中后臺分工明確,高效協同。同時,公司已完成在上海、成都、武漢三大研發中心,和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布局。
太??萍嫉某闪⑹翘<瘓F科技戰略整體布局的重要一環。整體來看,中國太保科技條線已形成由集團營運管理委員會統領,“管、研、用”分離的科技治理架構。
其中,集團營運管理委員會為集團主要科技決策機構。集團科技管理部和集團信息安全部承擔集團“管”的角色,主要從戰略規劃、技術標準、執行監督、價值評估等方面進行科技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
科技公司則主要承擔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公共技術平臺和公共業務平臺“研”的角色,為管理者和賦能者賦能,已前置的子公司IT團隊承擔專屬業務應用“研”的角色,提升響應和賦能業務一線的效率;集團數智研究院主要負責前沿技術研究,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進行創新孵化,以及為集團科技條線提供專家資源支持;
集團公司管理部門、子公司的業務部門和分支機構用戶則承擔“用”的角色,負責從業務專家和最終用戶的角度與研發部門緊密協作,共同打造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數字化產品。
在中國太??磥恚苿訑底只D型升級是太保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但從過往情況來看,受限于自身決策機制、組織架構等因素,公司依然面臨著科技生產關系不暢、投入產出效益較低、生產作業效率不高、人才結構不合理等痛點。
隨著公司成立,太保科技將把握服務集團內部這一核心,提供包括軟件開發交付、云服務、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應用、互聯網運營、產品工具平臺、技術解決方案等方面的服務內容,賦能集團大數據、大健康和大灣區三大戰略,雙輪驅動業務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成為中國太保數字化轉型賦能的主力軍。
02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中國太保轉型從“數字”向“數智”深化
近年來,隨著中產階層群體壯大、人口結構改變、年輕消費群體成熟,客戶對保險的需求已經從過去的單一基本保障,進入到高質量、差異化和專業化的新階段。
同時,消費者購買保險的決策過程也從過去的銷售人員面對面單獨推薦,轉向主動信息收集、主動消費、線上交互和全鏈路體驗評估的保險消費新旅程。
在各種市場趨勢的交互作用下,保險公司正被卷入一場巨變風暴,能否應對這場巨變,關鍵在于能否實現“智鏈”以擁抱數字化轉型,即與客戶、合作伙伴、員工以及所處生態系統內的各個角色均建立聯系。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中國太保集團一直在不斷嘗試和探索利用新技術手段,在業務運營效能及客戶體驗等方面實現數字化保險業態創新。
早在2012年,中國太保就全資成立了太保在線服務科技有限公司,聚合中國太保的線上渠道,除此之外,中國太保的合營、聯營公司中也有多家科技公司,涉及汽車軟件、健康科技等眾多領域。
經過數年發展,中國太保對于險企數字化轉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于2017年提出“數字太?!睉鹇?,聚焦“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戰略轉型升級,提供基于客戶洞見的產品和服務,開發客戶端應用,打造智能化技術引擎,建立業務及管理共享平臺,完成新工具、新領域、新模式的變革創新。
為盡快落實“數字太?!睉鹇?,推進數字化轉型,中國太保集團擁抱互聯網、實現金融與新技術融合的意愿更加強烈。
2018年初,中國太保啟動轉型2.0戰略,在“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五大關鍵詞中,數字承擔著穩固基礎的職責。
2020年,中國太保在董事會下設科技創新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并啟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規劃(2020-2022)ITDP2.0 實施。
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規劃ITDP 2.0進入收官之年,中國太保順勢而為,進一步提出“2358”工程,在科技效能、數據服務、創新機制3個方面尋求重點突破,在治理管控、自主研發、數據服務、平臺協同和創新轉化5個方面全面提升核心能力,并通過企業級架構和需求管理、技術中臺、自主研發能力持續提升、數據中臺、數據治理、協同共享平臺、科技條線一體化人力資源改革以及數字創新載體與機制八項任務推動規劃落地。
經過多年來的持續規劃建設,中國太保現已形成由核心業務、財務管理、風險管理、客戶服務、投資管理等16大領域500多個應用組成的數字化應用體系,在持續提升科技長期能力的同時,有效賦能業務高質量發展。
面對全新的數字化轉型與金融數字化浪潮,中國太保到了進一步釋放市場化機制的時刻。隨著太??萍嫉某闪ⅲ袊T趶摹皵底帧毕颉皵抵恰鄙壍倪^程中,將集團核心科技職能賦予太??萍?,從而提升客戶體驗、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最終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差異化的太保服務。
03
太保科技研發創新與人才培養并進,
明確未來三步走發展規劃
從2015年提出“數字中國”建設開始,數字經濟早已成為我國的基本戰略。2021年10月,政府會議再次強調數字化轉型的國家戰略地位,數字經濟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從監管層面來看,推進監管數字化轉型以及行業數字化轉型,也已經成為當下最重要的事項。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科技發展規(2022-2025)》,銀保監會發布了《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指導意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保險科技十四五發展規劃》,此外在人身險領域、財產險領域、中介領域,監管部門也通過各類制度實際顯著提高了保險市場主體的數字化要求,
對于保險業各類市場主體而言,一方面業績壓力加速保險公司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進程;另一方面,在巨大的不確定中,很多公司已不滿足基于現有模式線性地、漸進式地增長,而是希望降本增效,提升消費者體驗,實現業務的長效增長,這些都有效助推了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意愿。
可以說,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當下行業上上下下的共識。具體到中國太保,隨著太??萍嫉某闪?,其不但科技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其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也將更加穩健。
據悉,從2020年10月開始籌備,歷時17個月,太??萍家言诙鄠€方面取得長足進展。
目前,太??萍家涯芴峁┸浖_發交付、云服務、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應用、互聯網運營、產品工具平臺、技術解決方案、其他技術服務八大類科技服務,推出了“數智工場”、“業務經營”、“研發辦公”三大系列共11個保險科技產品矩陣,形成to C、to G、to T 的業務場景全覆蓋。
除了堅持研發創新驅動以外,太保科技還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在人員配置上,太??萍棘F有在崗員工1700余人。其中,技術人員占比93.4%,90后員工占比82.2%,名院校畢業員工比例達38.5%。此外,公司還組建了一支260人的大數據和AI團隊。
基于自身定位,太??萍家步o出了明確的“三步走”發展規劃。
第一步是科技提效。在公司起步階段,太??萍紝⒅饕劢辜瘓F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四大中臺和共享應用平臺建設,通過集約化運作和市場化科技服務關系的建立,降本增效,為集團大數據、大健康和大灣區三大戰略賦能。
第二步是能級提升。隨著自身科技專業能力的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的增強,太保科技將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以提供解決方案的方式,加大前沿技術研究和科技工程化項目落地,實現科技賦能能級提升,為業務賦能。
第三步是生態拓展。未來,基于自身科技能力的不斷積累,太??萍紝⑼ㄟ^拓展生態圈,搭建保險應用生態平臺、拓展科技生態建設,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實現“金科+金服”雙模式。具體而言,公司將通過開展創新孵化自研或者承接創新孵化需求,主動尋找發現新業務和新技術機遇,實現商業化變現。
在經歷30年的高速發展后,保險業已然步入轉型發展期,要想獲得更大更多成果,必須再上層樓。打硬仗的時候到了,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挖掘數據資產價值,構筑科技應用生態鏈,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每一步都至關重要,而太保科技作為中國太??萍紤鹇灾械闹匾季?,賦能公司轉型的主要力量,勢必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慧保天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