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芮)訊,保險科技從來不缺故事,除了保險科創公司在跑馬圈地之外,大型保險公司的布局正掀起一輪新熱潮。
人保成立新的信息科技公司沒過多久,太平科技保險即宣布了擬增資3.55億元的消息,而中國太保籌備了兩年的太保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也終于落地。
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戰略圖”開年即落地,與此相對應的是,大型保險公司在科技上的投入正在不斷加碼。
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在接受財聯社專訪時表示,“當下保險行業的競爭,更多是科技的競爭。科技力量將深度融合創新孵化,為保險業的多元化及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性科技支持,保險科技行業的發展將持續助力保險業務邁向數字化運營、智能化服務、敏捷化響應,同時將進一步強化金融網絡安全標準防護,推進金融安全技術可控標準。”
科技賽道中,大型險企“你追我趕”
“到2025年,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將取得明顯成效”已經成為銀行保險機構的小目標。
在大型保險公司的賽道里,既有中國平安(601318)這類提前布局、投入巨大的“佼佼者”,也有不甘落后不斷落子布局科技子公司的中國人保(601319),和科技化創新不斷提速的中國人壽等等,在整個賽道中,中國太保顯得并不亮眼。
但隨著兩年前數字太保建設成為中國太保轉型2.0的關鍵路徑,中國太保明顯在科技布局上開始加碼。太保科技在集團內部的定位和業務邏輯如何?科技能否助力中國太保高速轉型?俞斌對財聯社作出了詳細解答。
2月28日,作為上海加速建設全球資管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的有力體現,太保科技正式亮相。俞斌表示,“中國太保成立太保科技的初心,是進一步優化科技治理架構,通過市場化機制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科技賦能與數字化轉型步伐。”
“未來,太保科技將立足服務型子公司定位,堅持為管理者賦能、為賦能者賦能,進一步提升科技服務、深度融合創新孵化,為公司多元化發展提供基礎性科技支持,為集團主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引領性作用。”
在俞斌看來,太保科技在為成為中國太保數字化轉型賦能的主力軍,成為保險科技新生態建設的引領者而持續努力。基于這個定位,太保科技亦有了明確的“三步走”路徑圖,即科技提效、能級提升和生態拓展。
就盈利目標,俞斌表示,“太保科技成立初期,將主要是面向太保集團內部提供信息技術服務,通過集約化運作來提升科技基礎設施、公共技術平臺和公共業務平臺的使用效率來降低成本,通過市場化人才激勵手段激發科技隊伍活力來提升產能,通過建立市場化服務關系實現科技服務從交付到運營,倒逼服務質量和滿意度的提升,通過為集團主業經營降本增效來實現自身財務平衡。”
針對太保科技的小目標,俞斌向財聯社表示稱,“太保科技首先要起好步、助好力、賦好能要構建人才隊伍發展新生態,建立與行業地方相適應的科技能力。”
談及具體業務,他還表示,“要加強大數據、AI等新技術在大健康領域的滲透應用,賦能集團大健康應用。建設一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FTBP團隊和產品矩陣,賦能集團大灣區創新。通過提供信創、去O、云遷移、數據等方面的專業科技服務,支持國家ESG、科技自強和養老第三支柱建設戰略。”
保險科技的未來之戰
據零壹智庫的不完全統計,中國保險科技公司目前已近300家,2019年的融資金額達到39.8億元,是2013年的19倍。保險科技蔚然成風是傳統險企數字化轉型迫切需求的結果體現,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我國保險公司2020年科技投入約為351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7%。
保險科技公司主體日益多元,主要為互聯網巨頭等具備一定科技硬實力的主體、傳統險企自設保險科技子公司、相關行業核心企業以及純技術供應商。在這四類參與主體中,傳統險企自設保險科技子公司正不斷崛起,成為攪動保險科技未來之戰的核心力量。
除了參與主體,市場最為關心的即技術應用。目前在保險行業中的具體技術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數字平臺、自動駕駛以及基因檢測等均在“落地發芽”。
區塊鏈和元宇宙的應用是時下行業最為熱議的兩大話題。
太保集團區塊鏈及物聯網首席專家連理指出,自2016年開始,就已經有保險公司推出基于區塊鏈積分的一些應用,包括后續的一些公益平臺用區塊鏈記錄公益捐獻等應用。整體來看,保險行業的區塊鏈應用場景集中在記賬、溯源、快速理賠等場景,后續要逐步升級優化,帶來更廣更深的業務價值。
連理表示,目前有很多的金融科技廠商,對于底層區塊鏈技術的投入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場景的功能性需求,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大部分應用場景使用不到底層較為高端的功能。
元宇宙的話題更熱。美國最大的財產和意外傷害保險提供商State Farm此前曾推出AR+NFT游戲,引發元宇宙與保險結合的討論。
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主管合伙人張立鈞曾表示,對于保險行業,可預見元宇宙會改變資源配置的規則和效率,以及改變人的行為方式,給保險行業帶來新一輪變化。在客戶圈層方面,元宇宙將定義新客戶圈層,有利于實現客群精準細分。在風險標的與形態方面,元宇宙將改變風險形態和性質,并將風險集中在底層技術。在效率和體驗方面,元宇宙將提升客戶對于精細化綜合服務的保險需求,內部運營也不滿足于單個節點模式,而是對精細化和協作效率提出雙向要求。在生態創新方面,生態技術將不斷縱深,新技術發展的同時也會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模式選擇。
俞斌亦告訴財聯社記者,“在元宇宙方面,會積極跟蹤和研究各項前沿技術趨勢,結合元宇宙發展路徑與當前應用生態下的技術形態,同時圍繞主業進行可試點、可落地的四大前沿商業應用探索方向,分別為虛擬場景,通過物聯網+VR/AR等技術,探索賦能保險營銷、康養、產險等方向; 虛擬人,通過人工智能+虛擬人等技術,探索賦能保險營銷和康養陪伴等場景;數字資產,通過區塊鏈等技術,探索賦能數字化資產,包括數字保管箱、數字藏品等方向;數字安全險,在網絡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探索信息安全技術賦能數字安全險業務創新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