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艷霞
2022年1月14日,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系統回顧2021年醫療保障工作,分析研判醫療保障改革發展形勢,全面部署2022年醫療保障工作。
回看2021群眾待遇穩步改善
會議指出,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疫情防控和醫保發展,完善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推動醫保改革走向縱深,促進管理服務提質增效,群眾待遇穩步改善,制度運行總體平穩,基金安全可持續,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具體來看,待遇保障質量不斷提高。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累計惠及1.2億患者,減輕用藥負擔411.6億元;長期護理保險國家試點城市增至49個、參保超過1.4億人,累計160萬失能群眾獲益,年人均減負超過1.5萬元。
同時,群眾藥耗負擔顯著減輕。42個胰島素專項集采品種平均降價48%,人工髖關節、膝關節集采產品平均降價82%,預計惠及近1100萬患者,每年減負近300億元;前五批國家集采藥品和冠脈支架全年節省用藥費用近1700億元。2021版藥品目錄品種增至2860種,67種談判藥品平均降價62%,14.2萬家醫藥機構供應談判藥品,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全年累計惠及患者1.4億人次、減負1500億元。
此外,防疫成本大幅降低。三輪大幅降低全國核酸檢測價格,單人單檢、多人混檢每人份價格分別降至不高于40元和10元。三輪大幅降低新冠疫苗價格,且已完成接種的加強針主要由企業免費提供。目前,全國累計接種新冠疫苗超過29億劑。
展望2022精準補齊保障短板
會議明確,2022年醫保工作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篤行不怠、守正創新。
會議提出,扎實推動全國醫保“一盤棋”,嚴格落實待遇清單制度,推動藥品目錄、耗材目錄全國統一,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扎實做好生育保險工作。理順支付和補償機制,扎實抓好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開展藥品目錄動態調整,全面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最大程度發揮醫療保障效能。
會議提出,持續提高群眾保障質量,精準補齊門診保障短板,鼓勵支持慈善救助、商業健康險、職工互助等發揮綜合幫扶作用,穩固保障預期,助力擴大內需。同時,不斷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集采,力爭年內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總數累計達到350個以上。
此外,會議還提出,夯實醫保高質量發展基礎,落實全民參保計劃,支持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做好醫保信息平臺優化應用,加強醫保大數據綜合治理,推動法治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