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方琪
50歲的毛師傅是杭州市一位網約車司機,她從事這一行業已經6年多了。不久前,她剛剛加入了一項養老計劃。第一個月,她繳納了100多元,平臺也繳納了同樣數目的錢,共計200多元打入了她的賬戶。
毛師傅加入的養老計劃是司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計劃(以下簡稱“司機計劃”),是某大型網約車平臺與保險公司合作,為網約車司機建立起的補充養老保險。司機計劃2021年10月在杭州市、寧波市、重慶市試行,目前有約7000名司機投保。
“參保門檻不高,司機只需要在當月在線時長達150小時,最近3個月累計服務時長達90小時。也就是說,司機每天聽單時長在5小時以上、接送乘客時長1小時,就能符合要求。”該網約車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
“只要網約車司機自愿參保,每個月就會從司機端扣除上月流水的1%,每月最高不超過150元。司機繳完150元,平臺再繳150元,然后都存到司機的養老賬戶,到60周歲就可以領取。”該負責人表示。
據悉,平臺的繳納比例,明年起可能會根據司機的口碑值、服務分等有所調整。
“有了靠譜的養老保險,我們網約車司機就少了后顧之憂,網約車司機這份職業也真正有了長遠的保障。”毛師傅表示。
除了網約車司機,其他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也需要增加養老保障。2020年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針對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需要,開發合適的補充養老保險產品。
近年來,隨著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選擇平臺就業,或跑網約車、送外賣,或從事網絡主播、網約家政服務等。他們以中青年為主,沒有與平臺企業建立勞動關系。
國家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社會保險。他們要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的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但是,目前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新業態從業人員沒有參加養老保險。即使參加了養老保險,因為缺乏補充產品,養老需求依舊缺乏有效保障。今年3月,銀保監會明確指出,探索開發適合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需求的補充養老保險產品。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主要目標在于,進一步發揮商業保險在長期養老儲蓄和風險保障等方面的作用,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等各類人群多樣化養老需求,拓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持續改善民生保障。
針對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障手段有限、儲備不足,存在后顧之憂的問題,銀保監會相關部門指導試點保險公司創新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商業養老產品,通過賬戶式管理,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基礎上實現長期穩健收益;突出養老功能,產品期限與養老掛鉤并提供靈活的養老金領取方式;允許相關企事業單位以適當方式,依法合規為從業人員投保提供繳費支持,相關繳費在扣除初始費用后全部進入個人賬戶,權益全部歸屬個人。
李月敏/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