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可以在長三角地區適度放開保險公司異地展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在今年兩會議案中提出。
周燕芳認為,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不允許保險公司異地展業的相關規定維護了消費者權益,增強了消費者對保險的信心,也有助于防止保險公司間惡意競爭,穩定了中國保險業的和諧發展。但放在今天的市場環境看,相關規定容易成為資源和服務流動的障礙,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自由,造成保險服務的不便利。
異地展業與時俱進
周燕芳給出了允許保險公司異地展業的三大理由。
一是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引發越來越多的異地保險需求。“限制保險公司經營范圍”是監管部門為了讓保險服務貼近老百姓。保險公司只能為當地客戶承保,如今這個“當地客戶”本身就很難界定,對于流動人口,可能其出生地、戶口所在地、居住地和工作地都不相同。對于客戶來說,不能異地展業增加了客戶奔波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這也違背了保險貼近百姓生活的初衷,放開“異地展業”是一項便民措施。
二是科技改變保險的服務模式,服務的地域性概念消失。現階段,保險公司通過線上自助及線下門店等服務模式,即可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及一站式的保全及理賠服務。客戶無論投保于哪家分支機構,全國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均可受理客戶的保全業務申請及理賠業務申請。
三是監管政策的不統一,不利于保險公司公平競爭。從城市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地域面積、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結構不同,對于保險的需求也迥異,限制保險公司經營范圍不利于保險公司的公平競爭。202O年,江蘇省全年GDP約10.4萬億元,上海市全年GDP約3.87萬億元。江蘇省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于上海市,江蘇省的保險展業范圍覆蓋江蘇全省,上海市的保險展業范圍只限制于上海市內,直轄市的保險公司與省級行政區域的保險公司經營范圍的不統一,限制了各家保險公司競爭的范圍和深度。
推廣應循序漸進
針對異地展業,周燕芳提出了四條具體建議。
一是在長三角地區試點跨區域展業,循序漸進推廣。
放開異地展業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在局部地區試點放開。長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區域之一,也是我國最大的流動人口的聚集地。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國領先,重大基礎設施基本聯通,城市醫院協同發展聯盟成員已覆蓋長三角30個城市112家三甲醫院,大部分地區已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019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長三角洲地區試點放開異地展業,有利于滿足消費者跨城市流動中的多元化的保險需求,在區域內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就地購買心儀的產品,極大方便了該區域消費者。打破區域壁壘,也會加快長三角保險市場一體化進程,推動保險公司科技創新、服務創新,促進智能技術有效推廣應用,進而推動長三角洲地區養老健康保障服務一體化和均等化。
二是設置跨區域展業準入條件,嚴格風險管控。
對允許跨區域展業的保險機構設置嚴格的市場準入條件,確保當地保險客戶的合法權益能夠得以維護。如對于保險公司,可要求風險綜合評級類別不低于B類、償付能力符合監管要求、內控健全、業務規范符合監管要求。同時,保險公司要建立異地經營業務的服務管理制度,建立咨詢、投保、退保、理賠、查詢、投訴處理的屬地服務體系,優化服務流程,確保異地保單的客戶服務不打折。此外,對于保險從業人員的從業年限、13個月保費繼續率以及服務品質都應有嚴格的要求。
三是修訂相關法規,配套政策支持。
為推進全國保險市場一體化,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需進一步修訂相關的現行法規,打破制度壁壘。一旦放開異地展業,會面臨著監管、管理、服務等問題,應該建立一套合理完整的異地展業運行指導意見,明確異地展業的邊界、市場準入標準、管理服務標準、監管制度。
四是確立協調監管機制,破解監管難題。
建立長三角區域統一的監管協調機制,實現異地內部市場與監管的統一。首先,應建立各地保險監管聯席會議制度,保證監管政策的協調統一。其次,建立一體化的行業自律服務平臺,應用科技手段和大數據,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實時監控區域內保險業發展各項指標。同時,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將違規人員的名單在全區域范圍內公示,加重對違規人員多的保險公司處罰力度,促進行業整體素質和發展水平的提升。此外,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服務和合作職能,整合行業協會的資源,加強各地行業協會的合作和資源共享機制,在銀保監局的指導下為異地展業提供相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