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多項監管政策相繼落地預示強監管時代已經到來。在金融科技行業如此重要的分水嶺下,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金融科技強監管時代到來
2020年,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新規、民間借貸利率新規、網絡小貸新規等紛紛落地,“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等新的行業監管問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得到重視。
展望未來,金融科技強監管時代已經到來。一方面,金融科技行業監管重點將由互聯網金融轉向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防止金融數據壟斷、“大而不能倒”等風險問題將是未來金融科技監管的重點;另一方面,金融科技行業監管將在鼓勵科技創新和防范金融風險之間尋求平衡。科技創新與監管之間并非水火不容,關鍵是做好創新與監管的平衡,尋找金融科技監管的邊界,合理把握監管尺度。目前,中國版“監管沙盒”試點相繼推出,將是平衡防范風險與鼓勵創新的有效舉措。中國央行于2019年12月啟動“監管沙盒”,目前北京、上海、成渝、粵港澳、蘇杭等地區已經啟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有望打造培育創新與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
發揮金融科技的驅動和賦能作用
金融科技的本質是什么?金融穩定理事會在2017年《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的專題報告中對“金融科技”進行了初步定義,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由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這些金融創新可能會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技術應用、業務流程或創新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供給側產生重大影響。
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本質仍然是金融,并沒有脫離傳統金融的功能屬性和風險特征。金融科技的核心是通過運用科學技術手段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為金融提供服務,以達到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的目的。
強監管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出路在哪里?歷經了行業爆發式增長和P2P爆雷時代,國內金融科技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同時,2020年12月中央經濟會議明確提出“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金融科技企業要回歸金融本質,合規穩健發展。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金融科技在應用前沿技術推動金融創新的同時,更應把握金融的核心本質:一方面,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在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業要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著眼于提升高精尖技術,力爭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技術,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感和民眾認同感。
金融科技如何服務好實體經濟?一方面,積極運用好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驅動和賦能作用,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金融科技企業在獲客、篩選和推送、整合放款、履約信息、貸后管理等方面擁有相對優勢,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物/企業畫像,幫助傳統金融企業降低信任成本,提升服務效率;另一方面,金融科技要著眼彌補傳統金融短板,做普惠式金融,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金融業的核心資產是大數據,通過科技創新發展大數據征信系統、大數據風控模型,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了放貸風險,并通過針對不同客戶需求定制化融資產品,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
銀保機構如何把握金融科技創新
科技是可以顛覆傳統金融商業模式的力量,積極擁抱創新科技,發展金融科技,為傳統金融的發展模式賦予了新的突破路徑。
目前,銀行業金融科技已經形成三層并進的競爭格局,央行發起設立金融科技公司引領行業發展,商業銀行與科技公司合作完善業務生態布局,大中型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發力轉型。并且,銀行業通過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金融科技已經深入到各業務條線,在基礎平臺建設、數字化零售金融、數字化公司金融、數字化同業業務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但是,除了大力發展金融科技賦能銀行業務、創新商業模式,傳統銀行要想做好金融科技,必須擁有互聯網思維:一方面,銀行業要擁有客戶至上的理念,致力于通過科技手段提升客戶體驗,提高客戶忠誠度;另一方面,傳統銀行要突破傳統機制的掣肘,搭建更符合金融科技發展的組織架構,及時掌握金融科技發展前沿動態,適時調整和完善戰略布局。
在保險科技市場,目前的主要參與方有三類,分別為傳統保險公司、互聯網保險公司以及互聯網公司。在保險科技歷經三次發展浪潮后,傳統保險公司是當前推動保險科技運用的主力。究其原因,保險產品的設計是保險業務的核心能力,傳統保險公司和科技巨頭擁有產品設計核心優勢或科技流量壁壘,逐漸占據競爭優勢。保險科技的應用不僅顯著擴大了保險產品的覆蓋范圍,而且在降低保險業務成本及提升業務運營效率方面的效果也較為顯著。所以,大力發展保險科技建設,已是傳統保險業共識。
但是,保險企業在金融科技應用中應當摒棄重銷售、輕服務的思維,當前國內保險科技的運用主要集中于銷售端及產品設計端,通過科技賦能獲取客戶信息,精準開發保險產品,提升客戶購買體驗,而對于保險理賠和售后服務的技術應用仍有待提升。
我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金融與科技的融合不斷深入,隨著政策彌補監管漏洞,強監管時代到來,尋求創新與規范的均衡將成為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強監管背景下,行業野蠻發展時代已過,金融科技企業須回歸金融服務本質,挖掘金融服務空白,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升服務效率,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銀行、保險機構作為傳統金融機構的代表,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是大勢所趨,運用科技手段創新商業模式、提升客戶體驗是未來發展的突破路徑。
(作者單位:易歡歡,北京互聯網金融協會研究院院長;刁心玉,北京互聯網金融協會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