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臨海一名小學生“火”了他和媽媽去年發現了教材上的一處配圖錯誤并且給出版社寫了信沒想到,今年新學期他們翻閱語文書發現課本上的配圖真的改了
小學生對語文書中配圖有疑惑
【資料圖】
家長和出版社的做法值得點贊
這個小學生名叫陳一逸正在讀四年級,是個十足的動物迷
去年2月他在預習三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書時看到第二單元第七課《鹿角和鹿腳》(文章選自《伊索寓言》)課文講述一頭鹿遇到了一只獅子陳一逸發現文中配圖用的是梅花鹿與內容實際不符合
“梅花鹿是不可能遇上獅子的獅子主要分布在非洲與印度梅花鹿是在俄羅斯、中國還有日本沒有任何交叉的地方”
△之前的配圖
得知了兒子的疑惑后媽媽李女士先是肯定兒子善于觀察的精神并鼓勵他查資料找答案陳一逸搜索了很多信息又在網上請教專業人員最終認為文章里說的那頭鹿有可能是印度的豚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母子倆給出版社寫了封信說明這一情況沒想到,過了不久他們就收到了出版社的回信
△出版社的回信
收到出版社的回信陳一逸很開心他說:“希望小朋友能多多發現問題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媽媽李女士也表示他們寫信只是鼓勵孩子敢于發現,勇于探索“希望他的好奇心可以伴隨著他讓他知道做所有的事情過程才是最重要的而結果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更讓母子倆沒想到的是新學期三年級的語文新書中這一課的配圖真的改了插畫中小鹿身上的斑點沒了
△新(左)舊(右)教材插畫對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家長要善于引導鼓勵孩子
陳一逸從小就對生物學知識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說自己將來想成為古生物學家對于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里人也一直很支持李女士還給孩子買了很多相關書籍遇到難點也會和孩子一起查資料、翻看文獻
空余時間,李女士會陪著孩子去各個自然歷史博物館并且鼓勵他在網上與科普類博主互動李女士說
“我們應該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真正喜歡什么再去進一步引導他孩子喜歡的事只要是正面的我們就陪著他做”
新晚報綜合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