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桂區市政道路路邊停車開始收費
首批涉及3個路段765個車位;停車30分鐘內免費,新能源車半價
收費引導員引導車主關注“易泊臨桂”公眾號并注冊賬號。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蔣璇 文/攝
1月4日,臨桂區智慧停車項目開始試運營,這意味著該城區市政道路路邊停車進入“收費時代”。
據了解,首批收費路段分別為世紀東路、仙湖路和興臨路,共涉及765個停車位。1月4日到2月4日期間,關注“易泊臨桂”微信公眾號并綁定車牌,可享受1元/次停車優惠。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部路邊停車位開始試運營收費預計要到春節假期后。
實施收費后,路邊停車位發生了哪些變化?市民們又有怎樣的看法?對此,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從“一位難求”到“有位可停”
8日下午,記者先后來到世紀東路、仙湖路和興臨路,只見三條路路邊都還剩余大量空車位,部分區域甚至接連十幾個車位都空著,以往“一位難求”的路邊停車位變成了“有位可停”,長時間占位的“僵尸車”也被清理,路面變得整潔有序。
記者將車駛入停車位后,收費引導員主動上前宣傳停車收費相關政策、引導記者關注“易泊臨桂”公眾號并在上面注冊繳費。
負責世紀東路收費引導的工作人員介紹,車輛進入停車位后,停車位路面的地磁感應器或攝像頭就會發送信息到現場工作人員的手持機上,同時,車主也能收到停車入位信息推送;工作人員根據語音提示來到對應停車位,對車輛進行拍照上傳系統并打印停車憑證。停車憑證上有車牌號碼、進入停車位時間、“易泊臨桂”小程序二維碼等信息。停車結束后,車主只要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繳費,整個過程方便、快捷。
“實施收費后,很多車輛不再長時間停放了。現在一天下來,系統終端也收不到幾條繳費提示。”該工作人員說。
對路邊停車收費,不少市民表示理解和支持。事實上,自2015年起,我市四城區就開始實施路邊停車收費,此后一些縣城也紛紛效仿。
“啟用道路邊停車管理以后,確實方便了很多。我們真正需要車位的人能夠找到車位,這樣的話能夠讓公共資源合理地利用起來,挺好的。”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不收費時,一些車主會長時間占用車位,導致出現“停車難”的問題,“收費后,應該能有效遏制這部分車主。此外,停車30分鐘以內免費的政策也相當人性化”。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部分車主也為這筆多出來的“停車費”感到頭疼。
車主駱先生的單位在興臨路,他每天上班都會將車停在路邊,且一停就是一整天。“按照二類停車區域的收費標準來算,以后每個月停車我都要花上800塊。”
對于駱先生這部分有“剛需”的車主,工作人員表示,運營方后期會按路段開通月卡活動,車主們關注“易泊臨桂”公眾號可以即時獲取相關資訊以及辦理月票。
一類區域日封頂60元 新能源車半價
記者查閱臨桂區城市管理監督局與桂林市公安局臨桂分局交通管理大隊共同制定的《關于對臨桂區市政道路機動車泊位數量、范圍和分類進行確認的意見》得知,一期區域包含世紀東路、仙湖路、興臨路等路段總計3138個泊位,全部都在臨桂老城區,其余路段分類分步分期進行。
一類停車位分布在金水路、榕山路、世紀東路。這里是臨桂老城區的核心商業區,車流量大,臨時停放需求量大。
二類停車位最多,分布在人民路、金山路、桂康路、魯興路、正通路、會元路、臨政路、仙湖路、興臨路、仕通路、虎山路、建設路、新龍路、新龍二巷、山水市場路北側。這些路段交通流量較大,停車需求比較旺盛。
三類停車位分布在陽光南路、陽光北路、龍門路、正通路。
2022年12月16日,臨桂區發改局發布了《關于臨桂區城市道路路內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及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收費范圍、主體、原則、標準、方式、時間都做了明確規定。
記者看到,一類區域的停車位收費時間是每天8點到22點,每15分鐘為一個計費時段,收費標準是第1個小時4元,第2個小時8元,2個小時以后每小時10元。連續停車的話,停車費累計計算,但每日最高不超過60元。例如,車主從當天上午8點停車在一類區域到晚上10點,累計停車費已經遠超60元,但車主只需付60元即可。
二類區域的停車位收費時間比一類區域減少2小時,從9點到21點,每30分鐘為一個計費時段,第1個小時3元,第2個小時4元,2小時以后每小時5元,每日最高不超過40元。
三類區域的停車位收費時間、計費時段跟二類一樣,但收費更便宜,第1個小時2元,第2個小時3元,2小時以后每小時4元,每日最高不超過30元。
此外,為了更加便民利民,車輛在路邊停車位停放30分鐘以內免費,新能源汽車停車費減半收取。執行公務或任務的軍、警、消防、救護、救災搶險、市政工程搶修作業、環衛等特種車輛免收停車費。
運營方:提高市政道路停車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轉率
8日,記者聯系上臨桂區智慧停車項目運營單位——桂林市盛通智慧停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正興。
“近年來,臨桂區停車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為有效盤活社會公共停車資源,提高市政道路停車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轉率,緩解城區停車難、停車亂、公共車位供需緊張等日益突出的民生問題,臨桂區從2021年開始相關工作。”魏正興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論證、建設、調試、審批、公示等環節,所有工作都已順利完成。
在首批實行收費的三個路段,世紀東路是一類區域,仙湖路和興臨路是二類區域。目前,安排有15名收費引導員在這三條路段值守,負責宣傳停車收費的相關政策、引導車主關注“易泊臨桂”公眾號并在上面注冊繳費等工作。
魏正興介紹,從運營中心大屏幕實時數據來看,從4日開始,路邊空余的停車位數量大幅增加,原來八成車位上都停著車,現在只有五成左右,車輛平均停放時長在1至3小時。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一些車輛連續停放超過10天。
“停車收費的調節杠桿作用已經顯現,停車位也開始周轉起來,更加方便市民就近臨時停車。”魏正興說,截至8日晚上,累計已有8971個注冊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