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躺有躺的價,卷有卷的價,加量不加價,自己玩就好”
據報道,來自廣州的王女士表示,部門領導經常晚上以討論方案為由給他們發消息,而且要求必須秒回。如果沒有回復就打電話,直到回復為止。開會要求晚上10點之后也必須回復,并且拿老板壓他們。
嚴格說,下班之后,依然要被老板、領導交代任務,可能是很多職場人的痛楚。之前,“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就成為一檔辯論節目的經典辯題。
當然,王女士的遭遇略顯極端。一是,下班后的“打擾”成了常態,而且領導“經常在晚上11點多甚至12點多,發消息甚至撥打語音電話”。顯然,這樣的深夜消息已構成了對個人生活的嚴重侵犯,不僅是下班后到底要不要回消息這么簡單;二是,這名部門領導還試圖PUA員工,比如“你這個崗位,我要的不是普通會計,是左膀右臂,一起管理好這個小集團的角色”。
如網友所指出,下班后來自領導的消息,也不能一概說回與不回,若真有急事打電話,工作也要分輕重緩急。但不在工作時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躺有躺的價,卷有卷的價,加量不加價,自己玩就好”。這話聽起來可能有點俗,但其實說到了點子上。在職場中,恣意的、常態化的深夜打擾,無疑是“耍流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是事實。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完全無視上班與下班的區別。且越是這樣,領導與員工越要尊重一種相互可以接受的邊界,做到非緊急任務,不要在下班時間打擾員工。
退一步講,領導若習慣了在下班時間分配任務、安排工作,這首先可能說明領導自己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甚至需要去看一下心理醫生。對這樣的領導,只能送一句:放過自己,也放過員工。
不夸張地說,下班時間非必要不打擾,應該是一名有基本職場素養的領導對員工最基本的尊重,也應該成為一種值得鼓勵的企業文化。尤其在當下這個看起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來越混沌的社會,恪守好這道邊界的領導、公司,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