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是世界級的期待——
(資料圖片)
桂林藝術節開幕的第一天
在9天時間里
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們
將帶來29臺劇目
共計128場的演出
讓藝術以各種形式走上臺前幕后
走進大街小巷
好熱鬧!
12月10日14:30—16:30
廣西日報-廣西云
邀請來自美國、泰國、巴基斯坦
等國家的8名“戲精”老外
穿上漢服
打卡桂林藝術節的表演現場
下面
我們跟隨“戲精”老外們的視角
打卡藝術節各個有趣的表演現場
感受不一樣的藝術節氛圍!
第一站 山水LIVE
打卡老外:Aleksey(俄羅斯)、Bella(俄羅斯)、黃后善(印尼)
打卡點:桂海晴嵐
打卡活動:桂海晴嵐「山水live」音樂派對
“這個是LIVE,
我們在桂海晴嵐,
Let"s go!”
打卡第一站
是來自俄羅斯的Aleksey、Bella
和來自印尼的黃后善
他們臉上洋溢笑容
向LIVE現場奔跑著
咚鏘咚咚鏘,咚鏘咚咚鏘……
他們激動地打著拍子,手舞足蹈
此刻他們是“最強氣氛組”
觀眾為他們鼓掌
還拿出手機記錄下來
他們盤坐在草地上
和其他觀眾一樣
認真欣賞著臺上音樂人的精彩表演
已然沉浸其中
“戲精”老外可不只是看表演那么簡單
黃后善還與在場觀眾交流
詢問觀眾的感受
一口流利的中文
很難讓人相信他是老外
網友:這絕對是中文十級!
這一站將告一段落
他們伴著音樂
再次一同走過草地
向屏幕前的觀眾揮手告別
他們說,這是第一次做直播
這個LIVE的現場很嗨
景色真的很美,他們非常喜歡
第二站 街偶巡游
打卡老外:李慧玲(泰國)、蘭宇一(泰國)
打卡點:東西巷
打卡活動:東西巷·戲劇巡游
“薩瓦迪卡~”
這是來自泰國的李慧玲和蘭宇一
此時“戲精”老外搖身一變“探店”老外
在桂林東西巷逛吃美食
欣賞特色文創產品
他們走進手工藝品店
看手藝人展示技藝
聽其講述制作過程
他們連連點頭,不禁發出贊嘆
“原來還可以這樣做!”
“他們呀,就這樣揮著翅膀,
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這是演員在表演街偶劇
《手提劇場:做翅膀的人》
演出的周邊,圍著許多小朋友觀看
演員擺弄著手中的木偶
向老外展示街偶演出的操作
他們走過古城門
欣賞著此刻的美景
路旁滿樹金黃的銀杏葉
是冬日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第三站 互動戲劇
打卡老外:Ben(美國)、Anne(美國)
打卡點:七星公園
打卡活動:帳篷微劇場《城市的顏色-桂林:一起去桂林》
第三站的互動戲劇很適合帶娃
來自美國的“戲精”老外夫婦Ben和Anne
帶上萌娃來看戲
這是他們第三次來七星公園
萌娃奶聲奶氣地說:“開心!”
他們用手機拍下沿途的風景
一路上有說有笑
“我們將藝術家作為流浪者的身份,
在天地間流浪,在這里扎營,
給路過的人表演,
展示他們觀察到的桂林。”
帳篷微劇場工作人員向Ben一家介紹
在互動式戲劇《米粉異想曲》中
演員在帳篷里設置了一個“米粉鋪”
給觀眾DIY桂林米粉
并邀請他們進帳篷
這也是他們對桂林印象的呈現
在擬音互動劇場《一只小兔子》
演員擺弄著桌上的擬音道具
講述著有趣的故事
萌娃認真聆聽著小兔子的治愈故事
Ben說,這個互動式戲劇很有意思
所有的表演都很精彩
萌娃說,see again
隨后,Ben一家
便在帳篷微劇場中繼續玩耍
第四站 古南門
打卡老外:黃后善(印尼)、左浩宇(巴基斯坦)
打卡點:古南門
打卡劇目: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記》(廳堂版)
“古代是從右到左讀嗎?”
來自印尼的黃后善
和來自巴基斯坦的左浩宇
討論起身后的古南門
他們認為古南門的保存非常好
走到湖邊
兩位“戲精”老外欣賞著山水風光
左浩宇說,這里的環境適合帶朋友來玩
“你聽,那里好像有二胡的聲音!”
他們在岸邊
聽到遠處湖心島的音樂傳來
不禁被其吸引
這是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記》
廳堂版傳來的聲音
原來是好戲開演了!
12月10日的老外全程打卡藝術節活動直播
到這就結束啦~
桂林藝術節相關報道吸引了
桂林日報、桂林廣播電視臺
以及
柳州日報、貴港日報、玉林日報、右江日報
玉林廣播電視臺、梧州廣播電視臺
和桂林秀峰區融媒體中心、資源縣融媒體中心
三江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平南縣融媒體中心等
52家區內主流媒體
全國
南方+、大河網、新黃河客戶端等
21家省市主流媒體
海外
歐洲僑報、柬單網、北歐時報
等媒體轉載
“戲精”老外們收獲滿滿
感受到世界級旅游城市的無限期盼
對桂林又多了更深的認識
原來,桂林不僅有粉
還這么有戲!
作者:吳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