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位于寧夏吳忠市的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會議室內,馬玉山(中)與技術人員開會(九月十二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攝
“黨和政府給了我太多的榮譽,回顧在吳忠儀表30年的風雨歷程,自己無外乎是做了正確的選擇和做了正確的事。”對于自己的工作和所獲得的榮譽,黨的二十大代表,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玉山這樣看。
本世紀初,在國內控制閥領域,許多技術被發達國家“卡脖子”,本來100萬元成本的產品,經常被要價1000萬元。馬玉山意識到,吳忠儀表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就必須堅定地走創新之路。
要創新,首先要有人才。馬玉山首先做的也是組織起一支人才隊伍。西北地區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實踐中,馬玉山摸索出“一流企業靠一流黨建、一流黨建靠一流機制、一流機制凝聚一流人才”的管理模式。吳忠儀表高薪聘請一流科研人才組建研發團隊,努力攻克控制閥尖端技術。
2013年,馬玉山和他的團隊通過自主研發量身定制WRP系統,成功生產完成國家智能制造煤基烯烴關鍵控制閥“首臺套”創新項目。此后,便一發不可收,先后取得了44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制定國家8項技術標準,獲得國家技術進步一、二、三等獎10多項。
近年來,通過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吳忠儀表全面掌握100多個系列、10萬多個品種、100多萬個零部件、5000多個質量控制點的科技,企業產值利稅以年均20%的速度遞增。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平臺、沒有廣大干部職工的鼎力支持那么吳忠儀表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馬玉山表示,自己將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與信任,繼續為我國高端控制閥研究作出更大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許 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