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該如何踐行高質量發展之路?“高質量發展企業”的評價標準又是什么?11月22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新結構研究院(下稱“高新院”)發布了《深圳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2021)白皮書(征求意見稿)》,從學術角度回答了這些問題。
《白皮書》以高質量發展五大理念作為指標設計框架,學習參考了深圳市長質量獎評價體系,同時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GII指數銜接。在具體指標構建上包含六大維度。即:創新維度、協調維度、綠色維度、開放維度、共享維度及效益維度。
其中,創新維度最為重要,占比30%。課題組認為,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企業只有不斷依靠本源性、工藝、產品、商業模式等創新,由產業鏈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才能從數量追趕轉向質量追趕,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其次,效益維度占比20%。課題組認為,高質量發展強調質量和效益,從關注企業規模和增長過程,轉向關注增長結果和增長效益。在這一維度,課題組選取了體現企業改革創新、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財務指標進行考察。
同時,在整個評價體系中,綠色維度占比15%。課題組認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由低端向高端升級,與由高碳向低碳轉型,屬于高質量發展的同一過程。
此外,協調、開放、共享這三個維度也都是考察企業是否符合“高質量發展”標準的重要指標。課題組認為,高質量發展企業應深度融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能夠實現企業與區域高質量發展雙贏;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占據全球價值鏈和創新鏈高端位置;對所屬區域、產業和行業發展有所貢獻,并認真履行社會責任。
哈工大(深圳)發展規劃委員會主席、經管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唐杰在發布會上表示,該項研究實現了跨學科的融合,希望通過管理學科、經濟學科、計算機學科、金融學科等學科交叉,可以為深圳未來的創新之路提供更加科學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