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問題通報中,不少問題涉及到亂收費,增加市場主體負擔。財政資金閑置、浪費和拖欠老師工資、企業賬款等問題現象并存。
國務院前期督查16個省(區、市)典型問題通報來了。
11月18日,中國政府網公開了《關于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發現部分地方和單位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到位典型問題的通報》(下稱《通報》),約6000字的《通報》指出部分地方、單位不少典型問題,其中涉及亂收費問題較多。
2021年9月,按照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的統一部署,16個國務院督查組分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安徽、江西、山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寧夏等16個省(區、市)開展了實地督查。督查發現,部分地方和單位在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擴內需保就業保民生、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鄉村建設、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
涉及的亂收費問題,第一種情況是政府部門亂收費。
《通報》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部分交警為完成罰款任務,在一些地段對途經貨車逐一攔停實施“一刀切”式處罰。
據央視此前報道,在上級給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最低數量次數要求下,內蒙古部分基層交管部門為完成任務,以“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未按規定與前車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等不扣分、只罰款的事由對過往貨車司機采取“一刀切”式罰款。
另外一些政府部門不落實國家降費決策部署,增加企業負擔。
《通報》稱,遼寧省海城市不僅未按要求清理違規收取當地礦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噸位保證金,反而于2019年2月將保證金繳納標準提高50%,截至督查時當地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財政專戶上的保證金共計1.46億元,涉及市場主體1500多家。
第二種情況是一些機構依托行政機關或利用行業影響力斂財,或者一些企業亂收費。
《通報》稱,海南省澄邁縣公安交管部門違規將電動自行車登記許可職責委托給第三方企業,有關企業借機向每車加收保險費、服務費60元至90元,合計收費870萬元。
第三種情況是,教育亂收費屢禁不止。
《通報》稱,2021年7月至9月,河北省保定賀陽衡水一中高級中學、賀陽外國語學校違反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等規定,擅自提高收費標準,跨學期收費,收取公物押金等,涉及金額5255.4萬元。
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地方亂收費現象屢禁不止,嚴重侵害了企業利益,嚴重影響了當地營商環境。近些年國家采取高壓態勢打擊違規收費現象,有所好轉,但仍難以根治這一問題。政府應該繼續加大違法收費整治和監督力度,推動相關改革來根治亂收費現象,并繼續推動收費更加公開透明規范。
今年7月,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在全國開展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專項清理整治工作,重點整治強制收取會費等15項亂收費突出問題,整治工作持續到今年底。
除了亂收費外,財政資金閑置問題也在《通報》中多次被提及。
《通報》稱,2020年8月至11月,天津市收到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補助資金20億元,截至督查時該筆資金仍未分配下達。
財政資金浪費現象依然存在。
《通報》稱,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下達年度目標績效考核任務,變相強制要求各鄉鎮完成增減掛鉤指標。為完成增減掛鉤項目入庫任務,一些鄉鎮對剛剛完成改廁通水的農房進行拆除復墾,新建的廁所、飲水等設施一并廢棄。經初步測算,從2019年起至督查時肥東縣共有1596個改廁設施被拆除,7200多戶供水設施被廢棄,造成各級財政資金損失浪費693萬元。
一方面一些地方存在財政資金存在閑置、浪費現象,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出現財政資金緊張,拖欠老師工資、社保,拖欠企業賬款等。
《通報》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2009年以來拖欠194名特崗教師補貼777萬元。四川省達州市渠縣2020年欠繳教師“五險一金”8290萬元。
專家表示,部分地方財政資金閑置,跟前期準備工作不扎實、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合理等有關,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地方扎實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做好項目儲備,強化預算管理,增強預算編制科學性、精準性。國家依法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在預算支出中,教師工資、社保應該優先保障。
《通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對照通報所列問題自查自糾,建立整改長效機制,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相關問題涉及的地方和單位要在前期整改基礎上,繼續高度重視、盯住不放,確保整改到位。國辦督查室將持續跟蹤督辦,對敷衍了事、虛假應付、整改不到位的,將派員實地核查并予以曝光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