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假期,假期消費出現了新趨勢:新興景區熱度攀升,同時消費者在購物、餐飲、娛樂方面的消費更加個性化。
美團各業務的消費數據顯示,今年國慶節期間的總體消費額較去年國慶節相比上漲29.5%,較2019年國慶節上漲51.6%。
新興景區成熱門
美團《2021年國慶黃金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省內游是今年國慶期間人們首選的旅游過節方式,假期期間全國異地消費用戶占比22.4%,本地消費用戶占比77.6%。同時,大眾點評App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周邊游訂單是節前的8.6倍。
數據顯示,今年國慶節期間的總體消費額TOP10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蘇州、西安,其中武漢市同比去年的增速最高,達到61.5%。
細分看,假期中消費者的出游目的地從傳統熱門景點正轉向城市的新興景點。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出現了10個城市的新熱門景點,分別是北京環球度假區、上海前灘太古里、南京金陵小城、三亞后海村、杭州千島湖開元度假村、長沙文和友、深圳燈塔圖書館、西安奧體中心、天津德云社和成都蔚然花海等景點。
剛開業的環球影城是國慶黃金周的熱門目的地。美團打車數據顯示,國慶節假日期間,環球影城周邊打車量出現明顯增長,其中在10月2日達到高峰,比9月份日均單量增長近50%。美團打車大數據同時顯示,“十一”期間在去往北京環球影城的訂單中,從酒店出發的占大多數,意味著一些游客專程從外地趕來。
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全國美術館訂單量同比去年國慶增速為595.9%,全國博物館訂單量同比增長115.5%。
此外,節假日期間逛音樂節也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美團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舉辦多場音樂節的成都市超過北京市,成為音樂演出門票訂單量最高的城市。京東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北京的演唱會和音樂會交易額均同比增長2.5倍以上;上海的演出票務交易額同比增長超2倍;廣州演出票務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5倍。
“遛娃”經濟暴漲
今年“十一”假期,由于不少地區的學校倡導十一假期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加上“雙減”政策的疊加帶動,“十一”期間遛娃需求尤為顯著,親子經濟發展強勁。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假期中平臺上遛娃的搜索量環比節前上漲352.68%,同比去年上漲132.63%。同時“十一”期間遛娃內容的瀏覽量持續上漲,同比去年增長134%,深受親子家庭喜愛的房車、野餐、露營等戶外活動搜索量漲幅明顯,均環比節前上漲110%以上。
此外,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商場相關內容的瀏覽量環比節前上漲了105%,消費訂單量環比上漲77.92%。其中親子玩樂商戶的平均訪問量環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6%。
假期中,各類與孩子有關的“訓練營”也是不少家長的選擇。美團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夏令營”和“訓練營”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國慶分別提升219.2%和59.4%,其中運動培訓類的項目最受家長和孩子歡迎,如潛水、沖浪、滑冰、冰球、馬術等。
從消費看,國慶期間關愛家人為主的個性化和品質化的需求也呈現爆發增長。京東消費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專注嬰兒口腔清潔的相關產品快速增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交易額均同比增長5成以上。
今年“十一”假期電影消費也備受關注。貓眼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今年國慶檔票房達到44.66億元,并且由于部分電影片長提高,出現了場次下降、場均人次大幅提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