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10月13日電 國新辦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的進出口總值5.5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6.6%,東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經貿關系持續深化。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豐富了雙方的消費選擇。東盟已經連續8年是我國農產品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自東盟進口的農產品增長了15.3%,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值的19.1%,東盟是我國農產品進口的第二大來源地。其中,通過中老鐵路這條“黃金大通道”進入中國市場的水果增長了37.8%,國內消費者品嘗到的“熱帶風味”更快也更新鮮。同時,東盟也是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出口的柑橘、萵筍等都實現了較快增長,東盟消費者也可以選擇更多的“中國味道”。
從企業角度看,支撐了雙方的產業合作。隨著我國與東盟以及東盟國家多雙邊自貿協定的全面生效,關稅減讓效應、貿易便利化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持續加深,我國與東盟產業合作的空間不斷拓展。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出口的紡織機械、紡織原料分別增長了28.2%、13.4%,進口的服裝增長了9.3%;自東盟進口的橡膠增長40.7%,出口的輪胎等汽車零配件增長了19.8%。
從進出口商的角度看,雙方貿易通道更加順暢。我國與東盟山水相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深度對接,中老鐵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相繼落成,雙方立體化互聯互通網絡更加完善,為深化經貿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從前三季度看,我國以陸路運輸方式對東盟進出口增長了21%,以水運、空運等進出口也都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