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電商產業乘“云”而上。鄉村振興之際,萬千農人追“數”而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芳菲四月,春和景明。4月17日,2023年貴州省電子商務助力黔貨出山助推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活動在黔東南州榕江縣舉行。省商務廳、各市州商務局、各縣(市、區、特區)、貴州電商職業學院等200余名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話電子商務賦能鄉村振興之道。
交流活動現場。
交流會上,貴陽市商務局、六盤水市商務局、榕江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就各自開展電子商務工作助力黔貨出山、助推鄉村振興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存在問題、工作打算等進行交流發言。
電商發展,人才先行。強化電商人才培訓,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是貴陽市發展電子商務的關鍵一步。
“貴陽通過實施電商萬人培訓計劃,重點開展電商務實培訓,提高參訓人員實戰能力,2022年,貴陽市培訓跨境電商3000余人次,并牽頭組織開展貴陽市跨境電商創業創新大賽,以高校學生、創業青年為主要群體,以賽代訓、賽訓結合的形式,激發創新活力、營造跨境電商實戰場景,培育跨境電商新興力量。”貴陽市商務局副局長周勤說。
榕江縣主播正在直播。
未來,貴陽市將結合當地文旅產品比較優勢、工業智能制造方面的新布局、特色農產品方面的出山出海計劃,以文旅、工業智能制造、特色農產品為主題打造選品中心,篩選出具備網絡銷售屬性的優質商品進行包裝孵化,助推黔品出山出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底座是六盤水市推動電商發展的重要舉措。
“我們積極推進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市移動基站2.47萬個,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5087個,實現市中心城區、縣級主城區重點區域、鄉鎮及部分大型場館、交通樞紐、商業中心等重點區域覆蓋。同時,不斷健全農村物流體系。大力推進‘快遞下鄉’和‘建制村通郵’‘快遞進村’,加快郵政快遞網絡布局,構建縣、鄉、村三級寄遞服務物流體系。”六盤水市商務局副局長李佳軍說。
榕江縣主播正在直播。
目前,六盤水市共有郵政、順豐、申通、中通、圓通、韻達、極兔、京東、德邦等寄遞品牌9個,寄遞網點763個,其中鄉鎮快遞網點338個,全市所有鄉鎮均有郵政和快遞服務網點,72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直接通郵,已通快遞服務建制村685個(投遞),快遞通達率為94.35%。
“近年來,榕江縣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提出‘讓手機變成新農具、數據變成新農資、直播變成新農活’的發展口號,全力推進新媒體賦能數字經濟產業穩健發展,闖出一條新媒體賦能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賽道。2022年,全縣網絡零售額增長30.4%,排全省第10位,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96.44%。”榕江縣人民政府縣長徐勃說。
組建新媒體專班,整合7000萬元建成新媒體電商產業園,在20個鄉鎮設立新媒體服務中心、250個村設立新媒體服務站。
榕江縣新媒體電商產業園主播正在直播。
建成2000平方米縣級云倉,依托數據終端管理系統及云倉體系,開發整合近200款銷售產品,實現“云上建倉、鄉村集貨、云倉集單、數據互通、統倉共配”電商供應鏈體系。
正在建設集智能化分揀中心、直播基地、產品展示、非遺研學、冷鏈物流等一體的新媒體直播電商智慧物流園。
…….
抓住流量密碼,一路通百業興。“接下來,榕江縣將按照中央、省、州關于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部署要求,充分利用各項政策機遇疊加效應,深入實施貴州省電商發展‘十百千萬’工程,全力跑好新媒體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新媒體電商+產業’全面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徐勃說。
榕江,駐扎著上千個直播團隊,活躍著萬名農民主播。一個邊陲小城,電商氛圍為何如此濃厚?帶著疑問與期待,與會一行人實地走進榕江縣三寶侗寨、榕江縣新媒體產業園、榕江縣非遺藝術中心,探尋榕江“數商興農”的電商密碼。
“精包裝羅漢果,9.9元帶走三個。”
“銀鐲子只剩9單,喜歡的抓緊下單。”
“榕江青白茶,喜歡喝濃茶的拍2號鏈接。”
直播帶貨大賽現場。
走進榕江縣三寶侗寨,2023年榕江縣村寨代言人“亮絕活”助力“黔貨出山”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大賽正在進行火熱比拼,主播們身著民族服飾開直播、展才藝。
線下競賽,云端直播。比賽現場,氣氛熱烈。選手們充分發揮個人專長,盡情展示自己在產品推介、直播技巧等方面的實力。
直播帶貨大賽現場。
另一邊,榕江縣新媒體電商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加緊施工。
“目前,該產業園已引進40余家實力企業入駐園區,孵化超12000賬號入駐中臺,組織開展全縣新媒體人才線上線下培訓400余次,完成培訓3.4萬余人次。培育本地網絡直播營銷團隊2200余個,帶動8000余人增收,2022年‘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線上線下銷售額超3億余元。”榕江縣新媒體專班主任申敏說。
電商+非遺,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在榕江非遺藝術中心會找到答案。
榕江非遺藝術中心是集研發、生產、展示、體驗、文旅、線上線下銷售于一體的藍染主題綜合體。同時,也是榕江縣非遺電商直播培訓基地。中心結合榕江縣易地搬遷群眾基礎較好的民族藍靛染、刺繡、蠟染、草木染、手織布等非遺文化進行規劃、設計與建設,目前共有七大品類400多款產品。帶動100余名易地搬遷婦女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非遺傳承+文創幫扶+振興鄉村”的新路徑。
這里的繡娘,一邊刺繡,一邊直播。“刺繡40多年了,沒想到還能當主播掙錢。”現場的苗族繡娘告訴記者。
榕江非遺藝術中心主播正在直播。
今年初,為進一步推動我省電子商務發展,壯大電子商務主體,提升電子商務發展規模,構建電子商務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格局,省商務廳印發《貴州省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十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培育打造省級電商產業園區10個以上、省級電商直播基地100個以上、省級電商龍頭企業及電商直播團隊1000個以上,打造電商暢銷產品10000個以上,網絡零售額達1000億元以上,全省電子商務產業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藍圖已繪,戰鼓已響。電子商務助推黔貨出山、助力鄉村振興“慢不得、拖不得、等不得”,在省商務廳的指導下,我省激活電子商務“一池春水”的行動正在緊起來、動起來、快起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登芳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