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遞行業,她們的身影也隨處可見,或奮斗在操作一線、或堅守在電話旁、或奔波在送件路上......
貨暢其流天地寬。行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的跨越離不開她們的付出。在輪與車的世界里,她們既有鋒芒,又有柔光。
(資料圖片)
“我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圓通速遞貴州分公司操作部分揀員 楊榮敏
“2天前,我在圓通就干滿8年了!”
3月6日,記者在圓通速遞貴州智創園分揀線上見到了楊榮敏,她正拿著膠帶將分揀線上未粘牢的一件件包裹快速粘緊。
“我自己也是一個‘網購達人’,一件件快遞從我手里流入千家萬戶,感覺很有意義。”楊榮敏說。
8年來,快遞物流行業的發展伴隨電商經濟“黃金時代”也快速向前,作為分揀員的楊榮敏也見證了業務量的快速攀升,“一進一出”間,她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那份份責任和使命。
“8年了,從沒想過離開,我特別喜歡這份工作。”楊榮敏的眼神中充滿了驕傲與堅定,那是發自心底對行業的熱愛。
剛入職時,分揀倉還是兩間廠房,如今,一幢幢倉配庫拔地而起,一條條自動化分揀設備投入運行。
“這份工作確實辛苦,尤其是高峰期,包裹堆得像一座小山,但一想到自己的忙碌能夠讓大家盡快收到心心念念的快遞,我就很有成就感。”楊榮敏說。
“不能把情緒帶給下一位客戶。”——韻達快遞貴州省客服部客服 蘇蘭
想要快遞“跑”得快,保障的“腳步”也要快起來。
“您好,我是韻達快遞客服。”
“您的這個快遞顯示從北京寄到黃平。”
......
每天早上8點,打開電腦,戴上耳機,蘇蘭一天的忙碌正式開始。
2018年,剛畢業的蘇蘭就來到了韻達。現階段,她主要負責處理國家郵政管理局的申訴工單,每天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客戶。
“‘雙十一’旺季,我們每天要接打200多通電話。”蘇蘭告訴記者,平時接聽的催件電話比較多,她需要及時聯系網點詢問包裹狀態,然后第一時間反饋給客戶。
電話一通接一通地打進來,蘇蘭仍舊溫聲細語、自如應答,將每位客戶反饋的問題都細致耐心地登記。
“即使被上一位客戶劈頭蓋臉罵了一頓,下一通電話我依舊要以最熱情的態度應答。”話畢,蘇蘭面帶微笑,繼續接聽下一位客戶的電話——
“您好,這里是韻達快遞,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
“他們能干的活,我們也可以!”——貴州順豐花果園購物中心業務部收派員 方芳
5點45的鬧鐘響起,方芳麻利地起床洗漱后,便馬不停蹄地趕往業務部。
方芳負責花果園E區3、4、5號樓的收派業務。高峰期時,她日均收派快遞150余件,業務量不輸任何男同事。
卸車、分揀、裝車,每天的規定動作干凈利落,一氣呵成。騎上滿載包裹的三輪車,方芳開始派件。
“吳姐的包裹需要放在豐巢柜。”
“王老師的包裹需要在中午送上門。”
......
方芳負責的片區租戶很多,派件時,她會細心地將客戶的收件習慣記在心中。
“在我看來,男同事能干的活,我們也可以。快遞行業,女性既有不遜于男人的力氣,更兼具非同一般的細心和親和力。”方芳說。
花果園,人流熙熙攘攘,采訪結束后,她騎上三輪車消失在暮色中,繼續穿梭于大街小巷,車上燈光閃爍,身后萬家燈火。
“多問多學,業務能力是第一位的。”——京東物流貴州片區運營支持 梁靜
98年出生,入職京東不到2年,從普通員工到營業部經理再到如今分管14個營業部,帶領百余名快遞員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快遞服務,梁靜的職場晉升之路走得又好又快。
“多學多問,除了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外,還要用細膩和柔和融化協作中的屏障。”梁靜說。
緊盯指標數據、處理日常事務、培訓新入職員工......投入工作的梁靜總是充滿干勁,面臨挑戰時,她總是跑在最前面。
去年9月,貴陽疫情期間,梁靜主動投身一線,主動承擔起轄區保供對接工作。
“通過和轄區居委會溝通,京東站點加入保供網點,我帶著團隊快遞員加入轄區志愿者隊伍,協調內外部資源,保障生活物資派送。”梁靜說。
去年年貨節期間,思南營業部鄉鎮到貨量漲幅較大,現有人員無法保障日常派件,站內爆倉,客戶催單嚴重。
“我上!”沒有任何猶豫,她主動請纓,帶領團隊同事多次前往偏遠鄉鎮解決配送難題,開拓全新代收點。
“走上管理崗位,我會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保持進步。”梁靜說。
“用心當好群眾‘服務員’”——貴州省地方郵政事業服務中心行業管理科科員 安俊穎
2021年,安俊穎進入省地方郵政事業服務中心。入職以來,她一直以“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去年9月,疫情突襲筑城。為做好行業保通保暢工作,確保郵政、順豐、京東等生活物資保障企業運轉正常,安俊穎每天加班加點審核車輛通行證,疫情期間先后為企業辦理車輛通行證6000余張。
在日常工作中,安俊穎主要負責行業許可審批服務。“企業獲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是進入快遞行業的第一步,這份工作看似簡單,真正做起來千頭萬緒。”安俊穎告訴記者,做好審批工作,需要認真、耐心、細致地為企業答疑解惑,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企業審批通過。
當前,省郵政管理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許可證郵寄業務,落實“放管服”政策,實現“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轉變,真正做到“不見面審批”,切實為企業帶來經營便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將當好群眾‘服務員’的準則落實到工作中,重點推進快遞與現代農業協同發展、快遞服務先進制造業、快遞員權益保障等工作,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安俊穎說。
快遞雖小,卻連接千城百業、聯系千家萬戶、連通線上線下。正是一個個在背后默默努力的“她”,讓快遞變得更有溫度,把群眾的期盼及時送達。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登芳
實習生 黃琴琴
編輯 桂榕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