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月,隨著貴州各市州兩會陸續結束,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如何搶抓“數字經濟”風口,助力貴州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已有明確目標,記者對此做了相關梳理。
(資料圖)
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技術人員正在生產燈絲。陳曦攝
2023年,畢節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畢節市將實施“萬企融合”行動,培育融合標桿項目6個、融合示范項目60個,數字經濟占比35%以上。培育發展裝備制造、健康醫藥、大數據等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提高到10%。推進同豐電子等重點項目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5億元。
堅持市級統籌新能源資源開發,力爭開工建設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30個、裝機50萬千瓦。發電530億千瓦時。加快畢節復烤廠就地技改和金沙酒業擴建、畢節酒廠等項目建設,優質煙酒實現規模產值123億元。新建5G基站3500個、充電樁700個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推進織金聚乙醇酸、錦麟化工摩天沖采選等重大項目建設,完善黔希煤化工產業鏈,現代化工實現產值22億元。大力發展光伏玻璃、新型墻體材料等產業,新型建材產值達88億元。推進鵬博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一期、貴航新能源三期圓柱鋰電池、貴州國創裕華氫燃料電池等重點項目建設。
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50%以上。
發展壯大電商直播、短視頻推廣等新型消費,引進培育電商龍頭企業20家,實現網絡零售額32億元以上。
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推動畢節高新區加快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爭取省支持引進科技力量開展技術攻關,扎實推進科技支撐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重大協同創新項目,推動優勢礦產資源開采、分離和綜合利用。
延伸閱讀:2022年畢節市數字經濟占比34%,畢節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獲省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戶,風力和光伏發電裝機總量、發電量居全省第一。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編輯 桂榕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