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記者從劍河縣政務服務中心獲悉,該中心以“放管服”改革為引導,以“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為目標,聚焦改革重點、聚焦企業難點、聚焦群眾堵點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為“貴人服務”理念,打造“貴人服務·劍效辦”品牌,通過“三聚焦”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據悉,劍河縣全面深入推進“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設置綜合受理窗口27個,較改革前受理窗口壓縮了35個,壓縮率達56.45%;配置綜合受理人員31人,較改革前受理窗口人員減少31個,人員優化率達50%。實現內部減員增效,解決窗口“冷熱不均”的問題。著力暢通政務服務辦事渠道。全縣涉及“跨省通辦”業務的18個單位共開通332項“跨省通辦”業務,我縣依托“全省通辦”系統辦件71件,解決外出務工群眾辦事來回跑的問題;我縣全程網辦事項1074項,占比73.61%,通過平臺數據實現跨層級、跨系統、跨業務互聯互通,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便捷。
同時,組織縣有關部門梳理匯總發布“一證通辦”事項146項,通過數據共享,實現民生事項群眾憑身份證就可辦理;探索“一件一次辦”改革,推出二手房過戶“聯動套餐集成”服務以及企業開辦“一件事套餐制”服務,辦理“企業開辦一站式”業務1609件,努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服務環節和服務方式“雙優化”目標。打造“少填、少報、少走、快辦、易辦”最優政務服務環境。精簡申請材料,實現材料共享復用,減少群眾提交材料數量。堅持“能減盡減、能合則合”的原則,減去冗余環節、合并重復環節。全縣依申請六類+公共服務事項中,“即辦件”事項數從原來的161項提升到867項,同比增長4.4倍。“零跑腿”事項數由原來的467項占比34.57%,提升到1611項占比94.59%。在依法審批程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壓縮審批時限。全縣標準化事項時限壓縮率由原來的67.47%提升至79.11%,業務辦理時間極大縮短。
在聚焦企業難點方面,劍河縣政務服務中心帶頭深入重點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推動“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轉變。深入挖掘重點行業部門潛能,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全面提升劍河縣惠企政策發布量,2022年協助各部門梳理、發布惠企政策事項284項。立足政務服務,提出“深化貴人服務機制”“開通投資項目‘劍效辦’服務通道”“優化企業開辦‘綜合一窗’”等12條措施,支持市場主體有效應對疫情、穩定健康發展,力爭為全縣企業提供堅實的政務服務保障。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打出政策宣傳組合拳。采取召開助企紓困企業座談會、深入實地進行走訪、“線上+線下”宣傳雙結合等形式,開展“一對一”“面對面”宣傳服務。線上建立“政企共建”微信群,線下集中宣講、加大惠企利民政策宣傳解讀力度。
聚焦群眾堵點,創新服務方式。開展“局長進中心”活動55次,全縣窗口單位“一把手”親自抓窗口人員紀律和工作作風,親臨窗口辦理業務,重點查找各審批環節的“頑疾結癥”,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點、痛點、堵點”問題18件。推行“一站式辦結”+“上門、延伸、代辦”的“1+3”服務模式,堅持周六錯時服務。積極引進一體化自助服務機,建設“7x24小時政務服務站”,為辦事群眾提供24小時自助業務辦理,真正實現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為群眾提供全程陪辦、按需幫辦、及時跟辦、協調督辦的“保姆式”服務。
充分發揮12345政務服務熱線、“好差評”“盯事在線”等平臺,準確把握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找準病根,對癥下藥,把工作做到企業群眾心坎上。2022年劍河縣受理熱線工單共2388件,同比增長1.1倍。全縣工單辦結率為100%,按期辦結率為99.62%,群眾回訪滿意率98.2%。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江婷婷
編輯方亞麗
二審陳露
三審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