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記者從2023年全省商務工作會議上獲悉,榕江縣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讓手機變成新農具、數據變成新農資、直播變成新農活”,全力推進新媒體電商賦能數字經濟產業穩健發展,闖出一條新媒體電商賦能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賽道。去年,全縣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30.4%,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96.44%。
(相關資料圖)
搭平臺提升農村電商服務體系
建設新媒體電商產業園,打造集人才培訓基地、直播中心、電商公共服務、倉儲物流等產業鏈配套的縣域核心功能示范區。產業園投入資金約1.1億元,引入40余家企業入駐。利用鄉鎮轄區產業、非遺、自然生態等優勢資源,積極搭建鄉級新媒體電商直播中心,由縣級統籌提供專業直播設備,開展新媒體電商人才集中培訓,建成車民街道、崇義等6個鄉級新媒體電商直播中心。在資源優勢突出的村寨打造村級直播點,全縣建成直播點30余個。出臺《榕江縣支持直播產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等政策,在創建直播示范基地、銷售額獎勵、授信擔保、創業貼息、辦公用房等方面支持。
建隊伍做精電商人才培育體系
利用貴州榕江藍染文化藝術周、“中國第一癟城”美食節、黔貨出山大賣場、“名譽村長”選聘等活動,常態化邀請明星藝人、網絡達人到榕江直播帶貨助力電商發展。引進專業團隊,因材施教分類分批開展免費培訓。組織開展全縣新媒體人才線上線下培訓400余場,培訓3.4萬余人次。啟動新媒體電商助力鄉村振興“萬人行動”計劃,將非遺傳承人、留守婦女、返鄉創業青年、易地搬遷群眾等群體吸納成為“村寨代言人”,不斷壯大全縣新媒體人才隊伍。現已入駐短視頻平臺賬號1.28萬個,可帶貨主播突破2200個,總直播8000余場,帶動8000余名群眾就業增收。
聚產業做強農村電商產業體系
打造云倉驛站,暢通“三級物流”。將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大型平臺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與“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深化合作,降低運輸成本。建成縣級云倉1個,250個農村鄉級郵政、快遞全覆蓋。上行快遞首重價格由8元降至2.5元,為全縣新媒體產業節省物流費用200萬余元。圍繞賬號創建運營、IP打造等培育新媒體電商主體,積極融入黔東南州“苗侗山珍”區域公共品牌,推進綠色、有機和地標特色農產品地方特色品牌建設。2022年以來全縣開發打造農產品及手工藝網品150余款,線上線下銷售額3億余元。對民族產品《盤繡寶兜(瑞獸納福)》《賽博牛》《民族饕餮紋》等刺繡產品進行數字化認證,形成數字藏品,實現侗族刺繡數字藏品全球首發,銷售數字藏品50萬元。
下一步,榕江縣將繼續發揮新媒體電商產業發展優勢,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助推更多民族文化產品走出國門。加快新媒體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支持新媒體電商產品入駐,打造黔東南州級新媒體電商產業園,積極爭創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大力推進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引導主播帶動群眾通過新媒體開展農特產品“直播帶貨”,精心培養不少于500人的優質主播(團隊),孵化龍頭企業3家以上。建立黔東南州云倉總站,以“榕易”為公共平臺,將“苗侗山珍”品牌納入平臺銷售,建立黔東南州農產品、文創手工藝產品、非遺產品等資源庫。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齊 朱登芳
編輯 桂榕
二審 陳露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