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廣大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導向,有效形成家校育人合力。2023年4月27日,上海市七寶實驗小學特邀請閔行區教育學院心理教研員徐濤老師給大家帶來“心育賦能,助力成長”父母課堂講座。
【資料圖】
活動現場回顧
徐老師以專業的心理學理論、真實豐富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從“關注孩子的情緒——預防、發現、干預”三個方面給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
預防——能理解,有溫度;
發現——善觀察,有分析;
干預——善作為,有方法。
家長們首先要了解孩子成長的階段,理解孩子成長的需求。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辯證地看待孩子的錯誤,平衡好規則和愛。多給孩子正向引導,保持對孩子積極樂觀的期待,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家長就多說什么話。
本次家長課堂取得了圓滿成功。參加講座的青年班主任和家長們感慨在這次講座中受益匪淺。
老師的話
正像徐濤老師所提到的,造成這些反復出現的問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或是能力有限,需要耐心輔導;或是作業對他來說壓力太大、很難啟動;又或是被我們疏忽的情緒。分析每一個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加靈活地解決問題。
田程程老師
你想培養怎樣的孩子,就要說怎樣的話。聽了徐老師的講座,我意識到面對拖延癥的學生,要鼓勵、表揚他每一次寫作業速度的進步;面對輕易放棄的學生,套肯定并放大他的閃光點;面對寫作業潦草、粗心大意的孩子,要給他劃分必須達到“優秀”部分。
安月影老師
錯誤是孩子成長的機會。作為老師,一定不能忽略孩子的小錯誤。要及時發現,及時引導,多與孩子溝通。而且,尤其要關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如一味的忽視孩子情緒,孩子情緒得不到釋放,會給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
夏楊陽老師
了解學生的成長階段,理解孩子的成長需求。當學生遇到了在學習生活中無法完成的事情,受能力所限時,作為老師我們應該伸出援手去幫助他們,多與學生溝通,積極處理他們的困惑。并且要判斷出孩子與眾不同的特點,給予他們自身的價值。
陳昳馨老師
家長的話
徐老師的講座,全是干貨,筆記記了三頁!最感同身受的一個觀點就是: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多說什么樣的話!的確,話里飽含了喜怒哀樂等情感,蘊藏著父母即時的情緒,這也許就是熏陶最好的注解。
二(3) 聶可宇媽媽
愛護自己,增強自身的幸福感和意義感。很多時候我們情緒不佳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的問題,或者針對孩子。也許是自己的事情沒有處理好、時間不夠或者是對其他人或事的不滿。所以也要給自己多一份的理解和關愛。
二(5) 張梓涵媽媽
這次講座,干貨滿滿。在這次講座中,我特別記得一句話“你希望孩子怎么樣,就怎么樣去表達,說出你期待的樣子,孩子就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們總是放大了缺點,擅長用家長身份來壓制孩子,其實如果作為幫助者,作為隊友,那么一切都會有所改變。
二(12) 許易媽媽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師用羅素的一個故事引出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規則與愛的把握。既不能丟了規則,也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包容。我們做父母的,要和孩子一同成長,而不能一味地站在制高點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
三(4) 馬言媽媽
參加徐濤老師的講座很有收獲,幫助我們家長開拓了思路。在孩子的教育中,首先要管理好我們家長自己的情緒,才能以平和的心態來和孩子交往;還要關心孩子,觀察、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幫助孩子一起應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
三(10) 王一然爸爸
家校攜手,一起以“慧心”育“童心”,助力孩子悅心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