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16日報道在與美國爭奪技術供應鏈主導權的競爭加劇之際,中國找到了對策。那就是培育被稱為“小巨人”的企業,而且培育成千上萬家。
報道稱,近年來,中國將更多資金用于在多個行業幫助實現自給自足并建立主導地位,此舉旨在突破北京所謂的技術“卡脖子”問題。
中國正通過兩個計劃來實現該目標。其中之一是向進入“小巨人”計劃的企業提供支持,這些企業通常是被認為有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小型專業化公司。
另一個計劃則被稱為制造業“單項冠軍”,旨在找出并支持那些已經或有望在重要市場成為全球領導者的本土公司。
法國興業銀行認為,這些前程似錦的“小巨人”努力讓自己和北京的長期優先事項保持一致。
報道稱,在進入“小巨人”和“單項冠軍”名單的企業中,有很多是在外界知名度不高,卻在航空航天、可再生能源、電子和半導體等新興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的企業。
近年來,隨著美國加大力度壓制中國技術進步以及后者尋求在該領域更加自給自足,中國加速推進相關計劃。他們從德國學者赫爾曼·西蒙的著作中汲取了靈感,西蒙用“隱形冠軍”一詞來形容那些被視為國家工業實力基石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