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月18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稱將促進國內制造業并推動藍領復興的“購買美國產品”倡議遇到了一個問題:美國不再生產道路、橋梁和港口現代化所需的眾多產品。
然而,拜登在2021年底簽署的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法案,堅持要求使用美國生產的材料。
這一尷尬情況本月進入了公眾視野。在行業官員聲稱國內沒有制造商為其提供產品后,美國運輸部駁回了美國港口動用聯邦基礎設施資金購買進口船塢起重機、卡車、船舶升降機和類似設備的請求。特別是,雖然一些較小的貨物裝卸裝置是美國制造,但所有支持政府氣候目標的電動型號都是由海外制造的。
基礎設施立法包括要求在聯邦政府資助的項目中使用美國制造的建筑材料,包括銅、板墻和光纖電纜。美國政府本月發布了新的指導意見,以確定在這類項目中使用的物資和制成品是否符合“美國制造”標準,并就諸多細節征求公眾意見。
據負責管理這些項目的部門代表以及建設項目的行業代表說,隨著春季施工季臨近,拜登推動提高國內產量的努力與以下現實相沖突,即有些材料無法在要求時間內從美國來源獲得需要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