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臺灣《聯合報》1月14日發表社論稱,臺當局用1000多億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2元人民幣——本網注)超征稅款發現金“還稅于民”,臺灣地區財政主管機構說這起碼須舉債150億元,臺灣地區財政主管機構前負責人蘇建榮更稱超征的稅款應先用于“償債”。可見,這是一個治理失能、內宣膨風(吹牛)又撒幣買人心的政府。
社論指出,除了舉債撒幣掩飾失能,事實上,臺灣“中油”和臺電,勞動、退撫等基金皆嚴重虧損,加上前瞻、防疫及軍事的2萬億特別預算,政府財政有如骨牌岌岌可危。其惡果,在蔡英文卸任后勢將逐一浮現。
社論認為,出現超征,并不代表財政良好,這是常識。且看,臺電、臺灣“中油”去年合計虧損超過4700億元,創下紀錄。油電公司虧損,除受國際能源價格暴漲影響外,更大的癥結在臺當局扭曲的能源政策:臺當局刻意要求兩家公司虧本吸收高昂的能源成本,以制造油電價格“平穩”的假象。但這假象能維持多久?
社論稱,觀察臺當局施政,一直存在一個“2024密碼”。蔡英文的非核家園達成目標設在2025年,那是她下臺一年后的事,這是一個巧妙絕倫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