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源源不斷的回購接力賽正在A股上市公司中上演。
8月23日晚間,又有20余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方案或提議回購公告。從行業來看,23日晚正式加入“回購大軍”的公司大多屬于半導體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國金證券是本輪回購潮中首家提議回購股份的券商。該公司控股股東提議以1.5億元-3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2元/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Wind數據統計,8月23日(包括午間公告和晚間公告),普瑞眼科、中科創達、貝泰妮、斯迪克、欣旺達、長春高新、陽光電源、百誠醫藥、海光信息、寒武紀、愛瑪科技、國金證券、昱能科技、晶科科技14家上市公司發布收到提議回購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
從金額來看,陽光電源最高。該公司董事長、總裁曹仁賢提議公司以自有資金不低于5億元(含),不超過10億元(含),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回購金額排名第二的是愛瑪科技。該公司董事長提議以2億元-4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高于董事會通過回購決議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150%。晶科科技緊隨其后,其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2億元,不高于3億元。
今年完成回購上市公司家數或超去年:
今年以來,A股公司回購潮不斷,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上周以來尤其集中。
有業內機構研報顯示,從披露預案的角度看,2020-2022年上市公司年均發布股票回購預案1407份。截至8月20日,2023年以來,上市公司已經發布股票回購預案或者股東提議1019份,其中8月以來發布108份(占比11%)。截至8月20日晚,近一周發布回購議案以及公司股東提議回購的份數超70份。
在近期的回購大軍中,科創板是核心力量。統計顯示,8月以來,累計60家科創板公司提議回購或發布回購方案,累計回購金額上限達到65.08億元。其中,聯影醫療、晶科能源、納芯微、大全能源等14家科創50指數成份股累計回購金額上限達38.21億元,占比近六成。
有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上市企業回購完成數量與金額就已達到相對高位,預計今年完成回購上市公司家數或超2022年。
作為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安排,回購是上市公司彰顯信心的重要舉措。有券商分析認為,當前,上市公司及相關方積極開展回購增持,傳遞出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和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對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具有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