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美食家、書法家和大文豪的蘇軾,應該很少有人不熟悉的。然而,蘇家并不是只有他有本事,他的弟弟蘇轍,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自己的哥哥強出不少。
(資料圖)
蘇軾的一生,雖然文化造詣非常高,然而他的為官之路卻非??部?。他一生當中,尤其是后半生,幾乎都是在被貶謫的路上。而在這些坎坷之中,少不了有非常險惡的情況。
在這些情況之中,數次挽救、撈出哥哥蘇軾的人,就是他的牛人弟弟——蘇轍。令人震驚的是,蘇轍當年為了撈哥哥,差點還當了皇帝。蘇軾的臨終遺言可能都是:弟弟救我。
首次搭救哥哥,只是開始
我們已經說過,蘇軾這一生除了文學藝術成就之外,就是“破紀錄”貶官了。他自從進入官場之后,幾乎就沒有過風平浪靜,之所以沒被對手弄死,就是弟弟蘇轍的功勞。
蘇轍當年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最后一關之時,名氣就比自己的哥哥大。最后的殿試,皇帝才是主考官,而在這場考試之中,蘇轍“昏了頭”,在試卷上對當朝皇帝大罵特罵,批判統治者不作為、無能。
雖然是批評朝政,但是并非沒有人支持他,當時朝廷中有些人,很佩服他敢講真話。只不過,大部分人因為害怕受到牽連,所以并沒有表現出自己的意思。當然,還有很多落井下石的,想要他蹲大獄。
寫出了這樣的試卷,蘇轍肯定是得不到皇上的青睞了。雖然他文采斐然,但是成績終歸是很差。當然,皇帝也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度量小,因此,就給了他一個小小的官職,主要負責當時各類書籍、典籍的校對和審閱工作。
回到蘇軾這邊,蘇轍做官之后,他也是朝中的主要官員。而在另一位著名詩人王安石主張變法的時候,他作為保守派極力阻止,并且還題詩反諷。于是,有人就以文字獄的方式,舉報了他。
宋神宗也不想事情鬧大,想要饒了蘇軾,結果他非但不領情,又寫了一首詩諷刺當朝皇上。這下神仙也救不了他了,直接被定為欺君之罪。蘇轍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后,非常慌,想要搭救自己的哥哥。
這不是一件易事,開始求情的時候,宋神宗非但沒有答應,還順道懲罰了蘇轍。慢慢地,蘇轍也知道自己太過天真了,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覺得合乎情理就能夠做得到的。他需要更大的權力和人脈,才能來搭救自己的哥哥。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他開始換別的方式,來挽救自己哥哥的性命。他最開始拼死一搏,上書皇帝愿意用自己的官職,換取哥哥的一條性命,宋神宗當然不會答應。
但是,他也被蘇轍這種骨肉親情感動了,因此,答應蘇軾可以留下命一條,但是貶官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只不過,這是蘇軾“應得”的,人沒死就算是萬幸了,蘇轍這是第一次救自己哥哥的生命。
不斷搭救自己的哥哥
朝廷的政治隊伍不是一成不變的,沒過多久,蘇軾所支持的黨派,就開始上臺執政了。而他們兄弟兩個也受到了重用,此時的蘇轍,已經成為了護軍。相較之前,職位升了并且手里面還有實權了。
只不過,重新回到朝廷的蘇軾,看到自己此前支持的黨派,居然干起了和以往一樣結黨營私的勾當。正直的他看不下去了,結果又得罪人了,這次自然是又被貶謫。
貶官之后的蘇軾,大不如從前,家中人口很大的他沒有了收入,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沒辦法滿足。就在此時,蘇轍自然又開始幫助自己的哥哥,蘇軾被貶官之后,家里大大小小開銷全部都憑借蘇轍一個人的力量。
不久后,蘇軾在惠州做官,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而已。然而,他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到了上任的地方,把自己所有的錢都送給了當地的老百姓。這樣一來,他自己又沒錢了。
蘇轍又充當了大冤種,把自己所有的錢財都拿出來,讓哥哥去救濟百姓。不僅如此,蘇軾把自己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都典當了。這一下子,他拖垮了自己和弟弟兩個家庭。
萬人之上的蘇轍
蘇軾畢竟還是有能力的,知縣沒有做多久,他就又升遷了,只不過,他這脾氣永遠沒有變。蘇軾升遷的時候,蘇轍也沒有閑著,當時的他已經是當朝宰相了,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不過此時的蘇軾,還是沒有忘記給自己的弟弟惹麻煩。平日里直腸子也就罷了,酒足飯飽之后,他總喜歡作詩譏諷別人、針砭時弊。結果,某次他寫完詩之后,又被別人抓住了把柄。他寫的暗諷朝政的詩句,被人送到了皇帝手中,本來就是有“前科”的人,這下皇帝更生氣了。這一次,他被直接流放到了海南地區。要知道,當時的海南可是不毛之地,和現在的完全是兩個世界。
蘇轍自然不愿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雖然已經上書請求過皇帝了,不過這次人家是真生氣了,求情也沒什么用。蘇軾到海南之后,倒也過得快活,不僅教化百姓,而且還做出了一番業績。
正是因為他做的這些事,救了他一命。宋徽宗在大赦天下的時候,也沒有忘記他,年近古稀的他終于又被赦免了。這一路走來,給蘇軾最大幫助的,想來就是他的弟弟蘇轍了。
結語
蘇轍在為官之路上所做的一切,幾乎全部都是為了自己的哥哥。血濃于水的親情讓他不斷前進,也救了蘇軾的命。
按照蘇轍當時的升官速度,如此有能力的人,不難預測:如果蘇軾再年輕一點,可能真能看到,自己弟弟當上皇帝的樣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