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確診腸癌晚期!醫生提醒:這八類長期腹瀉的人,趕緊腸鏡
年方24歲的林健(化名)是一個帥氣的小伙子,此前在中山的一家茶樓工作,因為他長期有拉肚子的毛病,以為是小毛病,一直沒有規范地檢查治療過,直到最近腹痛、便血嚴重,才去醫院做了腸鏡檢查,結果已經是直腸癌晚期,且已經轉移,失去了寶貴的手術機會。
林健說:有時候痛到啊,就是痛到自己都不想治了,自己也辛苦,家里人也辛苦。
(資料圖片)
我化了二三十次化療,你知不知道,天天都在這里見到這些病人,隔兩天就死一個,我自己都覺得很害怕,我年輕,有錢治療才行。
林健住院之后,父親林先生也放棄了工作,一直守在醫院照顧他。林健的醫藥費以及全家人的生活費,全靠媽媽王女士打工掙來的3000元來支撐。
林健的爸爸說,現在單單欠別人的錢已經有30萬元了,一共花費就差不多80多萬。醫生說,腸癌一般發病期在45歲以上,林健才24歲,為什么會患上腸癌呢?
林健說,自己以前在茶樓工作,作息不規律,飲食習慣不好,出現腹瀉也沒有太重視,直到林健因為病情加重才去醫院做檢查。
從當時醫院的診斷結果來看,林健當時患上的是直腸息肉病,但是他并沒有及時治療,就這樣 又拖了差不多一年,當他再去醫院檢查時,發現原來的直腸息肉病已經轉變為了癌癥。
醫生介紹,80-95%的結直腸癌是息肉演變而來的,如果及時切除,就能幸免于難。
醫生介紹,他局部那里擴散得比較厲害,腹腔也都有腫瘤,而且膀胱、直腸穿透了,已經有個漏管了,大便和小便混在一起,有時候大便排出小便,小便排出大便。
目前,醫生無法對林健進行手術,只能用化療和藥物治療來減輕他的痛苦,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人生,就此支離破碎。
最好的篩查就是盡早做個腸鏡,像林健這樣的患者,其實早期就是一枚息肉,切除并定期復查,就完全可以避免。
結直腸癌說到底是吃出來的癌癥,“三高一低”和缺乏運動是主要誘因。所謂三高,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一低就是食物中膳食纖維過低。
除了下面要說的食物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很重要的兩條是:
一是及時篩查結腸鏡:
普通人群,50歲前做一次腸鏡;
高危人群,45歲前(有專家認為35歲更合適)做個腸鏡。
二是戒煙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