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腫瘤治療中,除了手術、放化療之外,營養治療也一樣重要。曾有這樣的晚期癌癥患者,我們估計其最多活一年,然而經過營養治療,他最終活了11年之久,這充分證明了營養治療對腫瘤病人的重要性。”
(相關資料圖)
4月22日,在第十一屆全國腫瘤營養學大會開幕式上,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航空總醫院婦產科首席專家曹澤毅教授指出。
4月22日,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曹澤毅在第十一屆全國腫瘤營養學大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主辦方供圖
營養治療跟手術、放化療一樣重要
曹澤毅表示,近年來,我國在腫瘤早期預防和控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有包括胰腺癌、肝癌等腫瘤很難做到早診早治。在面對這些腫瘤時,無論是手術還是放化療,沒有營養治療的基礎,治療效果絕對是不好的,甚至是有反效果的。除了現在的手術及放化療,腫瘤治療還應加入營養治療。
“有好幾批晚期腫瘤患者,經過治療,他們的情況有所恢復,但是由于營養沒跟上,導致最終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曹澤毅說,這也讓他意識到營養治療的重要性,開始向相關專家請教,為患者科學地進行營養治療。現在還有幾位晚期腫瘤患者,靠著營養支持,他們的存活期已經超過了5年。
曹澤毅表示,很多腫瘤病人在經過手術、放化療后,又出現復發等問題。“我經常跟腫瘤患者說,要注意營養的補充,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雞、魚、羊肉等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能夠吃進去東西是很關鍵的”。
“對于腫瘤患者來說,營養治療是基礎。沒有營養,患者就沒有免疫力、沒有抵抗力,手術、放化療等治療的效果可能就無法充分發揮。”曹澤毅說。
不只腫瘤患者,健康的人也需重視營養問題
“沒有營養,健康就無從談起。”在曹澤毅看來,不只是腫瘤患者,健康的人也需要更加重視營養的作用。補充蛋白質非常重要,不提倡吃素,吃素就意味著拒絕動物蛋白,無法維持身體健康,免疫力、抵抗力也很難提升。
曹澤毅說,營養的觀念仍需要進一步普及。我們的日常飲食上,除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最重要的還是蛋白質,一定要有動物蛋白的攝入。“我就喜歡吃肉,到現在為止照樣吃肉,肥的瘦的都吃”。
“我今年已經90歲了,不久前還得了新冠,新冠期間食欲不好,體重下降,我就有意識地開始補充營養,現在我已經完全恢復了。”曹澤毅稱,每一個人,從幼年到中年,然后到中老年,營養都是非常重要的。
曹澤毅表示,如今營養在醫學界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還不夠,還要讓更多的醫生、護士認識營養治療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腫瘤治療的效果,從而幫助更多患者爭取更好的生存質量。
責編:齊鈺
校對:陳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