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關,新市民返鄉之行也陸續開啟。回望過去一年,金融機構紛紛展開多種行動破解新市民難題,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質效顯著,努力讓新市民在新城市找到了家的溫暖。
據銀保監會披露,截至去年7月中旬,全國已有22家銀保監局會同省(區市)相關部門出臺了新市民專項支持政策,1798家銀行保險機構共有2.88萬個金融產品覆蓋新市民。
專屬保險促進新市民就業創業
【資料圖】
對新市民來說,實現就業、創業是新市民立足城市新生活的根源。上市險企新秀陽光保險集團旗下陽光財險聚焦加工制造、批發零售、居民服務等新市民就業、創業集中的行業,加大對自主創業的新市民和吸納新市民就業的小微企業的保險產品創新,擴大保險保障覆蓋面。
考慮到小微企業經營過程中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的特點,陽光財險“量體裁衣”,推出針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綜合類保障保險“老板安心”創新產品,客戶可自行DIY保障方案。“老板安心”產品組合,涵蓋雇主責任、公共場所責任、食品安全責任、財產損失和營業中斷等風險的全面保障,覆蓋新市民創業、就業較為集中的住宿、餐飲、美發、商超、運動健身等十余個行業。
陽光財險還聚焦建筑工人、快遞騎手、家政人員等靈活就業的新市民,為他們提供專業化、多元化的保險保障服務。針對建筑工人風險特點,開發并推廣包含意外傷害身故、殘疾、意外醫療、意外住院津貼等保險責任的建筑施工人員團體意外險;針對快遞、家政、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人員工作特性,推出“企業安心”系列意外險產品、雇主責任險等產品。
民生保障提升健康水平
2022年以來,監管部門鼓勵保險機構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有效銜接,開發不與戶籍掛鉤的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同時,支持保險機構針對新市民養老需求和特點,探索開發安全性高、保障性強、投保簡便、繳費靈活、收益穩健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
“惠民保”作為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此前主要面向各城市的基本醫保參保群體開放。但從去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惠民保產品將新市民納入了承保范圍。
比如陽光財險重慶、天津、廈門等多地機構積極參與當地的惠民保項目,承保不再限制戶籍,只要滿足條件,即可為當地務工、求學的新市民提供保險保障。
業內人士認為,“惠民保”產品普遍低門檻、低保費、高保額,利好低收入群體、重大疾病群體、老齡群體,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新市民醫療保障不足的問題。未來,應聯合政府多部門及行業多主體進行協同推動,增強新市民群體投保意愿,提高參保覆蓋率。
此外,陽光財險為滿足新市民群體中的老人、孩子醫療保障需求,特別開發60歲以上人群可投保的醫療保險“防癌保”,以及開發了“陽光寶貝”“成長無憂”“家有兒女”等多款學平險產品,覆蓋了從幼兒到大學的成長全過程,滿足新市民子女成長教育不同階段的保險保障需求。
業內分析人士曾表示,新市民與老市民有所不同,在城市中生存缺乏社會保障,既沒有房產等穩定的住所,也沒有親屬或朋友形成的關系網。解決新市民需求應以市場化手段為主,由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提供金融服務,政府部門提供政策支持。
如今,金融機構在監管指引下因地制宜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相信在未來,新市民會在新城市找到更多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