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 歐陽玄(1283年-1358年2月7日),字原功,號圭齋,又號霜華山人、平心老人。原籍居廬陵,至曾祖輩遷潭州之瀏陽。中國元代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書法家。
2、 歐陽玄自幼博學,延祐元年(1314年)為湖廣省試第一。延祐二年(1315年),登左榜一甲進士第三名,成探花。初授承事郎,歷任平江州同知、蕪湖縣尹、武岡縣尹等職。在地方頗著治績。后召入朝為任翰林待制兼國史編修。于兩都之戰及元文宗登基之初為其草擬詔檄,因而在奎章閣任藝文少監,參與纂修《經世大典》。后升藝文太監。元順帝時改僉太常禮議院事,拜翰林直學士。曾負責編修《四朝實錄》,并擔任《宋史》《遼史》《金史》的總裁官。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晚年多次因病乞休,最終以湖廣行省右丞致仕。至正十七年(1358年),歐陽玄逝世,享年七十五歲。獲贈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國、楚國公,謚號“文”。
3、 歐陽玄“三任成鈞,兩為祭酒,六入翰林,三拜承旨”,常負責起草各種詔書,朝廷高文典冊,多出自他的手筆。在史學、文學、書法等方面均有造詣。其文章、書法極負盛名。當時海內名山大川、釋老之宮、王公墓隧之碑,都以得其手筆為榮。后世將其與吳澄、虞集、揭傒斯并稱為“元四學士”。
4、 (概述內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