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鷺鳥在崇義縣過埠鎮長慶村上空飛翔起舞。
←鷺鳥在崇義縣過埠鎮長慶村的水田處覓食。
(資料圖)
□記者余書福 通訊員鐘水旺 王永銘 文/圖
“前幾天,我和朋友自駕到贛州市崇義縣游玩,在鄉鎮發現了很多鷺鳥。”“我在崇義縣第一次看到有這么多鷺鳥,鷺鳥數量的多少跟生態環境有關嗎?”連日來,陸續有市民向贛南日報民生熱線8333666和問政贛州平臺咨詢,想知道為何會有這么多鷺鳥“造訪”崇義?
崇義各鄉鎮均可見成群鷺鳥
“鷺鳥在贛南很常見,但崇義這地方特別多,每個鄉鎮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鷺鳥,十分壯觀。”市民劉大爺告訴記者,他是一名攝影愛好者,2018年退休后,每年春耕春播時節,他都會背上相機到我市各地拍攝鷺鳥。2020年他到崇義游玩時,發現崇義各鄉鎮的鷺鳥特別多,而且還看到了在其他地方沒見過的鷺鳥。
“南康的田間也能看到鷺鳥,但沒有崇義這么多。”家住南康區的吳先生說,他前幾天到崇義縣思順鄉思順村走親戚,看到農田里兩臺“大鐵牛”旁圍了上百只鷺鳥。
“早就聽說崇義的鷺鳥特別多,這次自駕到了崇義后,發現在崇義各鄉鎮均可看到成群的鷺鳥,它們時而低空翩躚起舞,時而田間信步覓食,特別壯觀,‘鳥中仙子’的稱號名不虛傳。”贛州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
崇義境內已發現十三種鷺鳥
對于市民關心的為何有這么多鷺鳥“造訪”崇義?4月20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崇義縣林業局局長黃學鵬。
黃學鵬告訴記者,崇義縣森林覆蓋率達88.3%。近年來,崇義縣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提高公眾愛鳥意識、多部門聯動執法等方式為鷺鳥繁衍、生息、遷徙提供了優質的生態家園。2017年,崇義縣獲評“中國鷺鳥之鄉”。
黃學鵬說,鷺鳥是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指示物種,目前中國發現鷺鳥有25種,而崇義縣就有13種,它們分別是草鷺、池鷺、小白鷺、大白鷺、中白鷺、牛背鷺、綠鷺、夜鷺、栗葦鳽、黃斑葦鳽、紫背葦鳽、黑葦鳽、黑鳽,其中草鷺、池鷺、小白鷺、大白鷺、中白鷺、牛背鷺、綠鷺、夜鷺、栗葦鳽、紫背葦鳽、黑葦鳽、黃斑葦鳽等12種被列為國家保護的“三有”名錄;草鷺、池鷺、小白鷺、大白鷺、牛背鷺、綠鷺、黑鳽等7種被列為江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鷺鳥主要以魚、蝦以及水生昆蟲為食,崇義縣氣候適宜、植被豐富、魚蝦鮮美,是它們的優質棲息地。每年的春秋兩季,眾多鷺鳥都會飛抵崇義。
“在崇義,鷺鳥被稱為吉祥鳥,大家都會自覺地愛護環境、保護鷺鳥。鷺鳥來了,說明我們這里生態好、環境好。”崇義縣過埠鎮村民劉年生說,每年的4、5月份,向北遷徙的鷺鳥會飛到陽明湖濕地公園棲息,而且數量一年比一年多。
多措并舉守護好鷺鳥家園
黃學鵬介紹說,每年的8月至10月,大量的鷺鳥經齊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涌入崇義,在崇義境內作短暫的停歇和覓食,休整后繼續往南遷飛,次年的4、5月份,它們再經崇義往北遷飛。遷飛的鷺鳥單種數量以池鷺最多,眾多鷺鳥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在崇義上空翱翔,甚是壯觀。
近年來,崇義縣成立了江西齊云山保護區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監測站,全面掌握鷺鳥資源的種類、數量,建立資源檔案。“我們將持續完善設施設備,吸納更多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機構,一起參與到鷺鳥保護和救治中來,讓遷徙、棲息于此的鷺鳥能得到更好的保護。”黃學鵬說,他們每年會廣泛開展“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守護藍天精靈、共享美好生活”等活動。同時,建設陽明湖國家濕地公園宣教中心等宣教平臺,全方位、多角度向公眾宣傳鷺鳥保護的相關知識。
為持續守護好鷺鳥的棲息地,該縣充分發揮自然保護地、保護區、管理站的作用,推動成立齊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陽明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陽明山和章江源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林政管理稽查大隊(下設4個中隊),履行保護鷺鳥職責,實現全覆蓋保護。
黃學鵬說,一直以來,崇義縣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生態文明建設在崇義開花結果,青山綠水間,人與鷺鳥,相見而不懼,相望而不擾,繪就了一幅美麗怡人、充滿活力的綠色生態畫卷。
●草鷺、池鷺、小白鷺、大白鷺、牛背鷺、綠鷺、黑鳽等7種被列為江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崇義縣有13種鷺鳥,它們分別是草鷺、池鷺、小白鷺、大白鷺、中白鷺、牛背鷺、綠鷺、夜鷺、栗葦鳽、黃斑葦鳽、紫背葦鳽、黑葦鳽、黑鳽
●草鷺、池鷺、小白鷺、大白鷺、中白鷺、牛背鷺、綠鷺、夜鷺、栗葦鳽、紫背葦鳽、黑葦鳽、黃斑葦鳽等12種被列為國家保護的“三有”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