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瑩波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產業振興戰略,持續補短板、鍛長板,著力引優育強、孵新扶微,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以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據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至2月,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9%,其中2月當月同比增長42.2%;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其中2月當月同比增長46.3%,累計增速、當月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提升6.4和37.2個百分點。
(資料圖)
四大主導產業高速增長
工業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近日,記者來到桂林經開區,在比亞迪公司弗迪科技桂林線束工廠看到:廠房里整潔美觀,各類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行,工人們加緊生產汽車線束類產品。
“汽車線束是汽車電路的網絡主體,相當于汽車的‘神經’和‘血管’。”桂林線束工廠有關負責人說,該工廠主要生產的產品為汽車線束,產品為整車配套,涵蓋純電、混動、燃油等車型。1至2月,工廠產值同比增長452.82%。
據了解,桂林線束工廠總投資為4億元,其中一期項目投資為1.8億元,已建成2.6萬㎡廠房;項目二期正在有序推進中。全部建成后,桂林線束工廠將擁有5.2萬㎡的生產車間,可容納6000余人的生產團隊生產作業,規劃汽車線束產能達到6萬套/月。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桂林國家高新區的桂林國際電線電纜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電線電纜和塑料管等產品,數天后這些產品將陸續發往澳大利亞、新西蘭、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國際線纜集團是我市工業重點外貿企業,連續多年在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出口名列前茅。近年來,該集團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運用先進的機器人技術,研發廣西重點產業電線電纜制造中急需的智能化高效敏捷無人工藝技術,開發電線電纜人工智能生產線集成式裝備,取代傳統分離式生產設備,實現電線電纜制造在工藝、技術上的創新與突破,減少生產能耗。該集團副總經理黎彰廳介紹,1至2月,集團實現工業產值10.25億元,出口額達3856.87萬美元。
“前2月,桂林工業經濟發展實現了‘開門紅’目標,且工業經濟結構實現進一步優化升級。”市統計局工業科科長胡焱介紹,1至2月,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7%,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裝備制造業、生態食品產業、醫藥及生物制品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9%,快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9個百分點,其中,生態食品產業、醫藥及生物制品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8.7%和30.0%。另外,高技術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快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8個百分點。
推動產業鏈向高級化、高端化、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1至2月,我們訂單量上漲了45%以上,公司全體工人正加班加點生產,全力滿足市場需要。”在荔浦市,桂林市毛嘉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毛惠霖近段時間一直為企業衣架訂單出口忙碌著。
今年以來,荔浦市衣架家具、食品藥品、光電科技等各大企業開足馬力趕訂單,奮力沖刺一季度工業生產“開門紅”。為了推動產業振興,荔浦市出臺了《2023年“財稅金融暖企春風行動”活動方案》,以“惠企賦能·助企發展”為主題,開展“暖企春風行動”,有效紓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政策兌現、要素保障、融資支持等重點難點堵點問題。“一對一”跟蹤幫扶81家規上企業,推動企業達產滿產。狠抓要素保障,完善“荔浦工業發展26條”等惠企措施,兌現標準廠房裝修補貼5200萬元,繼續安排工業發展基金3000萬元提振企業信心。謀劃高新技術產業園(三期)項目建設,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增強荔浦規模工業新活力,1月份實現新增入庫工業企業6家。
荔浦市只是我市推動產業振興,加快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市緊盯重點項目,著力擴大工業有效投資。一方面,推動現有企業實施增產增效擴產項目,積極對接娃哈哈、巴斯夫等知名企業總部,爭取新增項目及訂單;積極推動中電桂林數字經濟產業園等6個項目實質性開工;推動曙光院大飛機輪胎生產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推動鴻程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等5個項目竣工投產。另一方面,深入謀劃工業招商,力爭全年簽約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0個。
我市還深化市黨政主要領導服務工業企業接待日制度,市黨政領導包干服務縣(市、區)工業經濟發展機制,市、縣及部門領導聯系服務規上工業企業三級幫扶機制等,通過強化監測調度,協調解決工業穩增長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困難、問題,合理調度企業加大排產,高質高效推進工業蓬勃發展。
“我市將通過產業結構優化提升,努力推動產業鏈向高級化、高端化、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市工信局相關人士介紹,二季度,我市將進一步強化企業精準服務,健全完善桂林優質工業產品推廣應用機制,編印宣傳推介優質工業產品推薦目錄,開展龍頭企業、鏈主企業與中小企業牽手活動,努力營造工業企業發展良好環境。同時,實施“強龍頭壯產業”行動,錨定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持續提升龍頭企業創新引領力、市場主導力、群鏈帶動力;加快構建桂林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全年培育1個以上自治區級產業集群,產業集群輻射帶動效應進一步凸顯;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加快布局未來產業,積極引進人工智能、空天產業、柔性電子等未來產業的關鍵企業和項目,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
目前,我市正在實施“專精特新”倍增計劃,力爭全年新增各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實現企業數量翻番,到2024年實現產值翻番;實施促升規、穩在規計劃,力爭全年新入規工業企業70家以上。開展停產、半停產企業綜合治理行動,加快盤活閑置資產,并針對停產、負增長企業提供“一對一”幫扶。